江阴军的冰雪尚未消融,一道新的调令已随着春风抵达。这一次,不再是贬谪,而是召回中枢——柳永被任命为权发遣三司户部判官,即刻返京述职。
张叔夜在送别宴上举杯感慨:“柳兄此去,如蛟龙入海。只是这江阴军少了你,不知何日才能再斩断那些黑手。”
柳永望向窗外忙碌的码头,永丰号的船帆依然在港湾中若隐若现:“精铁走私的线索虽未完全斩断,但他们的气焰已挫。更重要的是...”他压低声音,“范公来信,新政将启,需要人手。”
临行前夜,柳永独自登上望海楼。系统界面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主线任务:朝堂风云(已触发)】
【要求:在新政推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奖励:根据贡献度解锁相应历史事件参与权】
海风送来咸湿的气息,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初到丹徒时的景象。那时的他还是个被“奉旨填词”所困的落魄文人,如今却要踏入大宋的权力中心。
“大人。”刘成不知何时来到身后,“永丰号的账房昨夜暴毙狱中,死前留下这个。”
那是一张被血浸透的纸片,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三个字:“暗香...阁...”
柳永瞳孔微缩。暗香阁——这正是范仲淹密信中提到的,疑似暗香会在京城的据点。
返京的路途格外漫长。马车行至应天府时,忽有驿马追来,送来范仲淹的亲笔信:
“新政将行,阻力重重。望卿速归,共商大计。另:暗香阁之事,切勿轻动,待面议。”
信纸的角落,用朱笔画着一支折断的箭矢——这是范仲淹约定的危险信号。
柳永立即下令改变路线,绕道亳州。果然,次日便传来消息,他们原定要经过的汴河段发生塌方,数艘客船沉没。
“有人不想让我们回京。”刘成面色凝重。
途经陈州时,柳永特意拜访了在此讲学的孙何。故人相见,分外感慨。孙何看着他腰间的绯鱼袋,笑道:“当年在汴京,你我还都是白衣。如今你已是天子近臣,我却还在地方辗转。”
“孙兄何必自谦。”柳永取出新写的《八声甘州》,“若无兄台当年《望海潮》的知遇之恩,柳某或许至今仍在勾栏醉生梦死。”
二人畅谈至深夜。孙何临别时赠言:“新政虽好,但切记‘刚则易折’。如今朝中守旧势力盘根错节,范公虽有官家支持,却也举步维艰。”
这番话在柳永抵达汴京时得到了印证。
才进城门,便见一队禁军拦住去路。为首的将领冷声道:“柳判官,有人举荐你私携禁物入京,得罪了——搜车!”
刘成正要理论,柳永却坦然下车:“请便。”
兵士将行李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只找到几卷词稿和那方范公砚。将领面色尴尬,正要放行,忽听有人笑道:
“柳兄何必与这些武夫一般见识!”
柳永回头,只见欧阳修骑着白马,带着几个太学生迎面而来。他挥退禁军,对柳永拱手:“听闻柳兄今日抵京,欧某特来相迎。这些日子,可是有人等得心焦了。”
“欧阳修?”柳永惊喜交加。这位文坛领袖,历史上正是庆历新政的重要支持者。
“范公在府中等你。”欧阳修压低声音,“这几日朝中为新政之事吵得不可开交,就等你这个‘实干派’来助阵了。”
马车驶过御街,柳永望着窗外熟悉的汴京景色。三年前,他在这里被迫“且去填词”;三年后,他将在这里参与改变大宋命运的变革。
系统提示适时浮现:
【获得新状态:王者归来】
【效果:在汴京地界声望提升,办理公务效率增加】
范仲淹的府邸前,老人早已站在阶前等候。见到柳永,他第一句话便是:
“柳永,准备好了吗?这场变革,或许比你查过的所有案子都要凶险。”
春风拂过,吹起柳永官袍的衣角。他望着这座即将掀起惊涛骇浪的都城,轻轻点头。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