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穿越  系统 

荣归汴梁城,故人相见欢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汴京的春色,似乎比三年前更加秾丽。柳永的马车驶过御街,道旁杨柳新绿,桃花初绽,可他的心情却如这春日晴空下的暗流,表面平静,内里翻涌。

范仲淹的府邸位于城西的清风坊,与三年前柳永常去的勾栏瓦舍不过一街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朱漆大门缓缓开启,老仆引他穿过竹影婆娑的庭院,书房里,范仲淹正与一位气质清癯的文士对弈。

“希文兄,你等的‘杀手锏’到了。”那文士放下棋子,含笑望来,目光温润却极具穿透力。柳永认得他,正是如今在士林中声望日隆的欧阳修。

“永,拜见范公,欧阳学士。”柳永执礼甚恭。

“不必多礼。”范仲淹抬手虚扶,神色凝重,“情况比预想的更棘手。新政《条陈十事》的札子已呈送宫中,但反对之声甚嚣尘上。吕夷简虽已致仕,其门生故旧仍在台谏占据要津。”

欧阳修接口道:“他们攻击新政‘变更祖宗法度’,更指责范公‘结党营私’。如今,连你柳三变回京,都被说成是范公招揽‘幸进之徒’,欲把持朝纲。”

柳永心头一沉,这才明白城门口那场搜查,并非仅仅针对走私案。

“然而,”范仲淹目光锐利地看向他,“正因如此,你才更需挺身而出。你在丹徒、江阴的政绩,官家是知道的。由你來佐证新政条款并非空谈,最有分量。”

“下官需要做什么?”

“明日大朝会,官家可能会问及‘择官长’与‘厚农桑’二事。”范仲淹取出一卷文书,“这是你新任‘权发遣三司户部判官’的职责文书,其中便有考核州县官员、稽查农桑赋税之责。你要做好准备。”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环佩轻响。一个身着淡青襦裙的侍女端茶而入,低眉顺目,将茶盏轻轻放在柳永案前。

在她俯身的一刹那,柳永嗅到一丝极淡的、似曾相识的冷香。他心中猛地一凛——这香气,与江阴军那枚“燕影钉”上残留的气息,一模一样!

他不动声色,端起茶盏,借着氤氲的水汽掩饰眼中的震惊。暗香会的人,竟然已经渗透到了范公府上?

欧阳修似乎并未察觉,仍在侃侃而谈:“……故而,明日朝会,关键不在于引经据典,而在于用实实在在的政绩,堵住那些悠悠众口。”

柳永强迫自己收敛心神,沉声道:“下官明白。”

离开范府时,已是华灯初上。汴京的夜市喧嚣而繁华,柳永却感觉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上。他婉拒了欧阳修同乘的邀请,只带着刘成,漫步走向记忆中熟悉的方向。

“大人,我们去哪儿?”

“去……看看故人。”

穿过几条街巷,那座名为“绮霞阁”的歌楼依旧灯火通明。只是门前车马已不如往日喧嚣。柳永站在对街的阴影里,心中感慨万千。这里是他命运转折的起点,也是谢玉英曾经经营的地方。

“柳……柳公子?”一个略带沙哑的、难以置信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柳永转身,只见一个身着素雅锦袍,发髻简单绾起的女子提着一盏灯笼,正怔怔地望着他。三年时光,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增添了几分沉静与干练。正是谢玉英。

她手中灯笼的光晕,柔和地映照着她眼中的惊喜、复杂,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泪光。

“玉英。”柳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一声轻唤。

“真的是你……”谢玉英快步上前,却又在几步之外停住,仿佛怕这只是一个幻影,“我听闻你回了京,却不想……能在这里遇见。”

“我回来履职。”柳永看着她,心中暖流涌动,“你……一切可好?‘柳词玉唱’……”

“生意尚可,只是重心已转至钱塘。此番回京,是处理一些旧业交割。”谢玉英语气平静,目光却在他官袍和腰间的绯鱼袋上停留片刻,“你……终究是做到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巷弄的宁静。几名骑士疾驰而至,为首者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地看着柳永,声音冷傲:

“可是新任户部判官柳永柳大人?晏相公府上有请,即刻前往。”

柳永认出来人乃是当朝宰相晏殊府上的护卫首领。晏殊,既是文坛宗主,也是目前朝中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范仲淹的叮嘱言犹在耳,晏殊此刻相召,是福是祸?

柳永与谢玉英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请带路。”柳永对骑士平静说道,随即又低声对谢玉英道,“保重,容后再叙。”

谢玉英微微颔首,将一枚小巧的玉符塞入他手中,低语道:“若有急事,可持此符到城南‘流云绣庄’寻我。”

望着柳永随骑士远去的背影,谢玉英提着灯笼,在汴京的夜色中独立良久。春风拂过,带来桃李芬芳,也带来了山雨欲来的气息。

柳永坐在前往晏府的轿中,摩挲着那枚尚带余温的玉符,又想起范府中那缕诡异的冷香。

这汴京城,迎接他的不只有故人温暖的灯火,更有无数隐藏在暗处的冰冷刀锋。新的战场,已然铺开。

上一章 调令回京畿,新征程开启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玉英成巨贾,深情仍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