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穿越  系统 

赴任新地方,志在惠民生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马车在官道上颠簸了月余,越往南行,春意愈浓,但柳永的心情却并未因离开汴京的是非之地而轻松。沿途所见,所谓的“鱼米之乡”淮南,民生亦非想象中富庶。田地虽有耕种,但百姓面有菜色,河道淤塞,驿站破败,处处显露出治理的松懈与凋敝。

这一日,终于抵达淮南路治所扬州。转运使司衙门位于城西,虽不算破落,却也透着一股陈腐之气。柳永递上文书,门房懒洋洋地通报后,许久才引他入内。

淮南转运使崔立,是个面团团的中年官员,见柳永进来,只是略微抬了抬眼皮,继续慢条斯理地拨弄着算盘。

崔立“柳副使一路辛苦。”

崔立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崔立“本官已收到吏部行文。你初来乍到,先熟悉一下情况。盐铁事务,自有判官、孔目们打理,你……看着办便是。”

言语间,透着明显的敷衍与排斥,显然不打算让这位“京里来的贬官”触及核心权力。

柳永也不在意,拱手道:

柳永“下官明白,定当恪尽职守,协助崔公处理事务。”

崔立挥挥手,示意一名老吏带柳永去廨舍安顿,便不再理会。

柳永的廨舍在衙门角落,狭小阴暗,积尘甚厚。随行的刘成等人面露愤懑,柳永却只是淡淡一笑,亲自动手打扫起来。

安顿下来后,柳永并未急着去争权,而是换上便服,带着刘成开始在扬州城内微服私访。他走访市集,探查漕河码头,与贩夫走卒、码头力工、茶馆伙计攀谈。几日下来,他对扬州乃至淮南路的现状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盐政把持在几家大商号手中,与官府胥吏勾结,小盐贩生存艰难;漕运则损耗惊人,沿途关卡林立,私征杂税繁多,运军与漕丁也多有怨言;而最让柳永在意的,是关于“永丰号”的传闻——此商号不仅垄断了部分盐引,更控制着多条漕运线路,船队庞大,却极少接受官府盘查,气焰嚣张。

这日傍晚,柳永正在廨舍内整理见闻,老吏送来一摞积压的文书账册,皮笑肉不笑地说:

“柳副使,这是近半年的盐课收支与漕运损耗记录,崔使相吩咐,请您先核验一番。”

柳永一看,那账册堆得如同小山,且杂乱无章,显然是故意刁难,想让他知难而退,或者陷入琐碎事务中无暇他顾。

柳永“有劳了。”

柳永面不改色地收下。

夜深人静,烛火摇曳。柳永并未被这海量的账册吓倒。他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系统,启动【明察秋毫】技能,辅助进行数据筛查与异常识别。”

系统【技能已启动,积分-50。正在进行初步扫描……】

眼中微光一闪,那些繁杂的数字在他眼中似乎开始自动归类、排列。他提起笔,结合在江阴军查案和崇文院校勘的经验,开始快速翻阅、比对。

不过两个时辰,他便从一堆乱账中发现了多处明显的疑点:几笔数额巨大的“漕船修缮费”支出,时间与永丰号船队报备维修的时间高度吻合,但费用远超常理;部分盐引的发放记录模糊,指向几个与永丰号关系密切的中小商号;更有一笔标注为“剿匪犒赏”的款项,支出时间却是在并无大规模剿匪行动的报告期内……

“果然如此。”柳永放下笔,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这淮南转运司,恐怕早已被渗透成了筛子,崔立即便不是同谋,也难逃失察之责,甚至可能是默许纵容。

他知道,直接拿着这些疑点去质问崔立,无异于以卵击石。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也需要在衙门里找到可能存在的、尚未完全同流合污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柳永表现得异常“安分”。他每日准时点卯,大部分时间都埋首于那堆账册之中,偶尔向老吏请教一些无关痛痒的程序问题,对盐铁漕运的具体事务并不多加干涉。崔立和衙内其他官员见他如此“识趣”,渐渐放松了警惕,只当他是个来混资历的庸碌之辈。

暗地里,柳永却通过谢玉英提供的联络方式,与扬州城内几家备受永丰号挤压的正当商号取得了秘密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了更多永丰号横行不法的一手信息。同时,他也留意着衙门内的胥吏,发现负责档案管理的书吏**老周**,为人似乎还算正直,时常对某些账目流露出无奈之色。

柳永不动声色,寻了个机会,以请教旧档格式为名,与老周攀谈起来,言语间流露出对漕运弊病的痛心与无奈。老周起初十分戒备,但见柳永言辞恳切,且确实在认真核查账目,不似崔立等人那般昏聩贪墨,戒备之心渐去,偶尔也会隐晦地透露一些衙门内的“惯例”与“禁忌”。

这一晚,柳永在核查一批旧漕粮入库记录时,凭借【明察秋毫】技能,发现了一处极其隐晦的涂改痕迹——一批本该运往泗州仓的粮食,在记录上被偷偷改动了目的地和接收官员的签押。

他心中一震,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若能查实,便是监守自盗、篡改官方文书的大罪!

他正欲深究,廨舍门外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刘成推门而入,面色凝重地低声道:

刘成“大人,我们存放杂物的后院厢房,刚刚发现被人翻动过!对方手法老练,没留下什么痕迹,但……我们带来的那几口箱子,锁孔有被撬过的迹象!”

柳永目光一凝。他带来的箱子里,除了随身衣物,最重要的便是范仲淹所赠的札记和部分未呈送的校勘手稿。

对手的触角,果然已经伸过来了。他还没开始动作,对方便已先发制人。

看来,这淮南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还要浑。

他吹熄烛火,在黑暗中静静坐着。窗外,扬州城的夜色繁华而迷离。

赴任新地方,志在惠民生。但这惠民之路的第一步,恐怕要先在这潭污泥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他摸了摸怀中那枚谢玉英所赠的玉符,眼神渐渐变得锐利如刀。

博弈,开始了。

上一章 外放转运使,离京守初心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下一章 转宦多方,屡建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