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星期在医院的煎熬终于画上了句号。尽管希宇的新冠检测已转为阴性,肠梗阻手术的伤口也初步愈合,但这场大病几乎耗尽了他本就有限的元气。出院那天,他坐在轮椅上,被可可小心翼翼地推着,阳光落在他过于苍白的脸上,甚至显得有些刺眼,让他不适地眯起了眼睛。
他比入院时更瘦了,宽大的病号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显得他愈发脆弱。虽然不再发烧,也不再出现令人胆战心惊的晕厥,但他的精神依旧萎靡,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地靠着,没什么力气说话,眼神也缺乏焦距,仿佛还未完全从那段痛苦的病程中回过神来。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饮食上。医生再三叮嘱,希宇的肠胃经历了手术和病毒的双重打击,功能非常脆弱,恢复期必须极其小心。他现在只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而且必须是温热的、易消化的。
回到他们那个充满阳光和回忆的小家,可可立刻投入了新的“战斗”。她系上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不再是制作精致的餐点,而是耐心地熬煮着各种营养粥品——大米粥、小米粥,里面细细地碾入了一点山药泥或者南瓜糊,确保没有任何需要费力咀嚼的颗粒。她也会把水果榨成温和的果汁,或者用专门的婴儿辅食机将煮熟的蔬菜和一点点鱼肉打成极其细腻的泥状。
每一餐,她都坐在希宇身边,用小勺子一口一口地,像对待易碎的珍宝般喂给他。希宇吃得很慢,有时吃几口就会摇摇头,表示吃不下了。可可从不催促,只是耐心地等着,或者轻声哄着,再尝试喂一小口。
看着他勉强吞咽着稀软食物的样子,可可的心微微抽痛。这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世作为小花时,在生命最后的阶段,恐怕也是这般虚弱,只能依靠希宇想办法喂食一些流质的食物吧。
历史的轨迹,在这一点上,再次出现了令人心酸的重合。
但这一次,可可的眼神格外坚定。她轻轻擦去希宇嘴角的一点粥渍,柔声说:“希宇乖,我们慢慢吃,多吃一点,身体才能好起来。姐姐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变得和以前一样健康。”
出院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需要更加精心呵护的康复旅程的开始。她知道,要抚平这次大病带来的创伤,驱散那“轮回印记”投下的阴影,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爱与耐心。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