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猫娘的陪伴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原创小说 

第八十二章

猫娘的陪伴

可可继续翻阅着提案的补充说明部分,目光落在关于“主师”检察官在科研院所实习一年的培训环节上。刘晓晨道长显然对这一年的实践培养效果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务实的调整。

最初的设想是,将这些选拔出来的女检察官送入国家级科研院所(如军工、航天领域)进行为期一年的沉浸式实习,旨在让她们亲身体验顶尖的科研环境、逻辑思维方式和工程化管理,从而具备应对高段位控制型家长(尤其擅长利用专业知识构建权威)的“降维打击”能力。

然而,道长在补充说明中敏锐地指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据调研,此类顶尖科研院所往年接收的常规实习生(指理工科在读学生),即便投入资源培养,最终能成功留所工作的比例,往往也仅有约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则会因各种原因(如职业规划、个人选择、竞争力等)流向其他领域。”

面对这个普遍存在的“实习生留存率”难题,道长没有选择强行提高留所比例(这既不现实也可能浪费资源),而是巧妙地将这一“劣势”转化为了计划的“优势”。

补充说明中写道: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转换思路?计划可直接定向招收那‘留不住’的三分之二实习生名额,专门用于接收‘双师计划’的未检检察官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培训。”

他进一步阐述了这样做的好处:

“第一,目标清晰,互不干扰: 科研院所无需为留住这些检察官实习生而烦恼,因为她们的本职和未来归属明确就是返回‘双师’岗位,不会与研究所自身的人才招聘目标冲突。研究所只需按计划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岗位和指导即可。

第二,资源聚焦,效率提升: 国家可以设立专项补贴,直接划拨给接收单位,用于支付检察官实习生期间的培养成本、管理费用甚至部分生活补助。这使得研究所接收实习生的意愿会大大提高,因为这是有明确经费保障和支持的‘政治任务’兼合作项目,而非额外的负担。

第三,学以致用,使命驱动: 这些检察官带着明确的使命(未来应对高知控制型家长)进入研究所学习,其目的性、主动性会远超普通实习生。她们会像海绵一样吸收科研领域的思维模式、项目管理方法和前沿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未来守护工作中的‘利器’。这一年对她们而言,不是职业跳板,而是至关重要的能力淬炼。”

看到这里,可可不禁为道长这番四两拨千斤的巧妙设计拍案叫绝。

这个修订,将一个看似无解的人才流失难题,完美地融入到了国家战略性人才培养的框架之内。它既不苛求科研院所改变其用人规律,又为“双师计划”找到了稳定、优质且可持续的实践培训基地,同时还通过国家专项补贴化解了可能的经济阻力。

这充分体现了刘晓晨道长不仅拥有宏大的愿景,更具备将愿景落地的、极其精明的政治智慧和实操手腕。他善于在现有的体制和资源框架内,寻找最优的整合路径,让各方都能在实现共同目标(守护未成年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利益点,从而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

可可仿佛已经看到,一批批身着检察官制服却拥有科研思维的女性“主师”,如何从容地走进那些曾经令人生畏的高知家庭,用她们在国家级实验室里淬炼出的逻辑、严谨与自信,为那些被无形控制的孩子,撬开一扇通往自由和光明的窗。

这份提案,因其细节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正变得越来越厚重,也越来越充满希望。可可知道,她手中的这份文件,分量千钧。

上一章 第八十一章 猫娘的陪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