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车去了我的母校——江城大学。路上沈清辞问我:“你导师叫什么名字?研究方向是什么?我先跟院长那边通个气,免得临时手忙脚乱。”
“叫张启明,是文学系的教授,主要研究科幻文学。”我回答。
沈清辞拿出手机发消息,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我看着她的侧脸,阳光透过车窗落在她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忽然想起前世苏晴跟我来学校时,总是抱怨“这里好远,打车好贵”,从来没问过我导师的名字,更没关心过我的创作。
对比之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有点酸,也有点暖。
到了文学系的办公楼,张教授正在办公室备课。看到我,他愣了一下,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林川?你怎么来了?最近网上的事……”
“张教授,我是来跟您要证据的。”我走到他办公桌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三年前我跟您聊过《星尘之墟》的核心设定,您还记得吗?我想请您帮我作证,证明我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相关内容。”
张教授皱了皱眉,叹了口气:“林川,我知道你委屈,可陈峰那边也找过我,说你是‘借鉴’了他的想法。而且……”他犹豫了一下,“学校最近在评职称,我要是公开帮你作证,怕有人说我偏袒学生,影响不好。”
我心里一沉。前世我也来找过张教授,他也是这么说的。那时候我觉得他冷漠,可现在换位思考,也能理解他的顾虑——对一个快要评职称的教授来说,没必要为了一个“过气作者”冒险。
“张教授,”沈清辞忽然开口,语气很礼貌,但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我是沈清辞,沈氏集团的。我刚才已经跟李院长沟通过,他说您的职称评审主要看学术成果,不会因为帮学生作证而受影响。而且,如果您愿意提供证据,我们可以聘请您作为《星尘之墟》后续版权开发的文学顾问,这对您的学术研究也有帮助。”
张教授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沈清辞会这么直接,还搬出了院长和后续合作。他看了看沈清辞,又看了看我,沉默了几秒,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这里有当时的备课笔记,里面记了你跟我聊的设定细节,还有你当时给我看的几页草稿复印件。我找给你们。”
他打开抽屉,翻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和一叠复印件。我接过那些东西,手指拂过泛黄的草稿纸,上面还有我当时用红笔修改的痕迹。眼眶忽然有些湿润——这是我曾经的心血,也是现在洗清冤屈的希望。
“谢谢张教授。”我由衷地说。
“唉,好好的孩子,别被这点事打垮了。”张教授拍了拍我的肩膀,“你的才华我知道,《星尘之墟》是本好小说,别让它毁在别人手里。”
从办公楼出来,已经是中午了。沈清辞看了看时间,说:“先去吃饭吧,下午我们去你之前的出租屋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草稿或者备份。”
我们找了一家附近的餐厅,简单点了两个菜。吃饭的时候,沈清辞忽然问我:“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住的地方还安全吗?苏晴和陈峰会不会找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