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数学课,老陈抱着一摞卷子走进教室,把卷子往讲台上一放,声音洪亮。
老陈昨天的函数作业,全年级全对的只有三个,咱们班就沈逾白一个。
老陈林知夏,你上来把最后一道题再算一遍。
全班的目光瞬间集中到林知夏身上。她磨磨蹭蹭地站起来,心里把昨天抄作业的自己骂了八百遍。
林知夏(早知道老陈要抽查,我就不该抄苏晓的,至少得搞懂最后一道题啊!)
林知夏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看着上面的函数题,脑子一片空白。题目是求函数的最值和对称轴,苏晓昨天给她的答案是“x=2时取最小值3”,可她现在连定义域怎么求都想不起来。台下传来几声窃笑,老陈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老陈怎么?不会?上课的时候你听什么了?
老陈我讲这道题的时候,你是不是又在底下睡觉?
林知夏攥着粉笔,指尖泛白。她其实没睡觉,只是函数题太绕,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她张了张嘴,想承认“不会”,可话到嘴边,又有点不甘心——她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尤其是在沈逾白面前,显得这么没用。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轻轻的声音。
沈逾白先求定义域,x-1≥0。
是沈逾白。他坐在第一排,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林知夏听见。林知夏愣了一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在黑板上写下“定义域:x≥1”。老陈的脸色稍微缓和了点。
老陈继续算,对称轴呢?
林知夏又卡壳了。她记得对称轴公式是x=-b/2a,可这道题是复合函数,她不知道该怎么拆。身后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次更轻。
沈逾白把根号里的式子看成二次函数,a=1,b=-4。
林知夏哦!
林知夏恍然大悟,飞快地写下“令t=x²-4x+5,对称轴t=2”,接着往下算。虽然中间又卡了两次,但凭着沈逾白的提示,她居然真的算出了正确答案。
走回座位时,她路过沈逾白的桌前,压低声音说了声。
林知夏谢了。
沈逾白没回头,只是在草稿纸上写了一行字,轻轻推到她能看见的地方。
沈逾白下课我给你讲一下思路?
林知夏看着那行清秀的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软乎乎的。她点了点头,把草稿纸往自己这边拉了拉,小心翼翼地折了个角。
下课铃一响,苏晓立马凑过来。
苏晓夏夏,你可以啊!
苏晓居然算出来了,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的?
林知夏没说话,只是朝沈逾白的方向瞥了一眼。他正被几个同学围着问问题,耐心地跟他们讲解,侧脸在阳光下显得很柔和。林知夏忽然觉得,数学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如果有人愿意慢慢教她的话。
等沈逾白摆脱了同学,他拿着草稿纸,走到林知夏旁边的空位坐下。
沈逾白这道题其实不难,关键是要把复合函数拆开来算。
他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思维导图。
沈逾白你看,先确定根号里的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再求外层函数的最值,这样一步步来就不会乱了。
他讲得很细,怕林知夏听不懂,还举了个简单的例子。
沈逾白比如y=√(x²+2x),先算x²+2x≥0,定义域就是x≤-2或x≥0,再求x²+2x的最小值,就能算出y的最小值了。
林知夏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注意到他的睫毛很长,比自己的还长一点,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她没忍住,问了句。
林知夏沈逾白,你为什么愿意帮我啊?
沈逾白手里的笔顿了顿,抬眼看向她,眼睛里带着点疑惑。
沈逾白为什么不帮你?
沈逾白你不是愿意学吗?
林知夏可是……
林知夏想说“我是校霸,别人都怕我”,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怕这句话说出来,会破坏现在的氛围。
沈逾白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声说。
沈逾白我觉得你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沈逾白上次在走廊,你帮那个被撞倒的小学弟捡书包,还跟欺负他的人说了“别找小孩麻烦”,我看到了。
林知夏愣住了。她以为那件事没人看见,毕竟当时走廊里没几个人。可沈逾白居然看见了,还记在了心里。
沈逾白“你要是有不会的,以后可以问我。”
沈逾白把草稿纸递给她。
沈逾白“我每天放学后,会在图书馆待一个小时。”
林知夏接过草稿纸,指尖碰到他的指尖,有点烫。她点点头,声音比平时轻了点。
林知夏好。
苏晓在旁边看得一脸八卦,用口型对林知夏说。
苏晓有情况啊!
林知夏瞪了她一眼,可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了一点。
上课铃响了,沈逾白走回自己的座位。林知夏低头看着手里的草稿纸,上面的思维导图画得很清楚,关键步骤还用红笔标了出来。她把草稿纸夹进数学书里,心里悄悄盼着放学后的图书馆——那好像是她第一次,这么期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