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的云雾漫过斜月三星洞的门槛,菩提祖师坐在蒲团上,指尖捻着的菩提子转了一圈,落在掌心。他望着洞外飘来的一片落叶,嘴角泛起一丝浅笑,似在自语,又似在与山间的清风对话:
“海尘这孩子,倒真可爱。知道求灵山无用,转而去寻无天,是做对了。”
他指尖轻轻一点,洞壁上竟映出无尽深渊里的景象——无天端坐黑色莲台,海尘躬身听训,那番“护好小师弟”的叮嘱,清晰地传入洞内。菩提祖师摇了摇头,继续道:“无天要打造平等世界,没让海尘舍了性命去硬拼,也没让他拘于天规,只教他‘保护重要的人’。这道理,比灵山的经文、天庭的戒律,实在多了。”
“看来贫道这一赌,是赌对了。”祖师拿起案上的一盏清茶,茶烟袅袅,映着他温和的眉眼,“当年收你们十二个弟子,不分性别种族,只看心性。玉帝如来总说‘天规为大’,可心里只装着天规的人,哪还有地方装‘爱’?他们说悟空是妖猴,是因为悟空没守他们的天规;他们压悟空五百年,是因为悟空扫了他们的颜面。说到底,他们还是错了——错把‘规矩’当‘正道’,错把‘威严’当‘公道’。”
他将清茶一饮而尽,茶味清苦,却带着几分释然:“悟空的劫,是他的修行;无天的怨,是他的执念;海尘的护,是他的本心。这三界的事,哪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只看心里装着什么罢了。悟空有花果山要护,无天有阿羞的遗憾要补,海尘有小师弟要守——他们都有要护的‘情’,这便比那些只守‘天规’的神佛,活得明白多了。”
洞外的云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古松的枝叶,洒在祖师的衣袍上,泛起淡淡的金光。他重新捻起菩提子,闭目静坐,洞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风穿过松枝的声音,像是在回应他的话——这方寸山中的悟,或许才是三界最该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