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四值功曹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四值功曹取经路上的辰光簿

四值功曹

凌霄宝殿的玉阶还凝着方才的寒气,玉帝张友仁的声音便又砸了下来:“看什么?都忙起来!”

掌辰、掌日、掌月、掌时四位功曹刚从殿外的星台回来,指尖还沾着记录时辰的金粉,闻言立刻垂首立定。御座上,玉帝指尖点着案上的“三界要事簿”,目光落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那一行,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桩事,给朕记仔细了。何时离了长安,何时过了五行山,何时遇了妖魔鬼怪,都一一标在你们的簿子上。”

掌日功曹(原张千)心头一动——长安,那两个字像根细针,轻轻刺了下他藏在锦袍补丁下的旧忆。他赶紧敛了神,上前一步捧过玉帝递来的取经文牒副本,指尖触到“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二”的字样时,竟莫名想起当年在四方驿馆,崔钰在《人间百事录》上记下的“开元二十八年三月初七,书生赴京赶考”。

“多久能取到经?”玉帝扫过四人,“这就得你们四个‘有福的’多费心了。”他顿了顿,龙纹冕旒下的目光扫过掌时功曹(原刘洪),“你掌时,便算准他们每日行多少路,何时会遇阻,何时能歇息;掌日,记清他们每日的行踪,哪怕是过了条小溪、歇了棵老树下,都不能漏;掌月,核对每月的节气,看看哪月雨水多误了行程,哪月天旱难行;掌辰,把每日的时辰掐准,他们何时出发、何时投宿,都标在辰光簿上。”

掌辰功曹(原崔钰)捧着“功曹簿”,狼毫蘸上金墨时,墨汁竟在笔尖悬了片刻——他想起当年在长安,给客人写“申时风起”的纸条,那时的墨是松烟墨,带着烟火气,如今的金墨却冷得像玉阶上的冰。他低头落笔,在簿子上写下“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二,唐僧自长安出发,收孙悟空于五行山”,字迹工整,却没了当年在《人间百事录》上的温度。

掌月功曹(原李万)接过掌日功曹递来的行踪记录,核对着节气:“九月十二,寒露刚过,长安城外该是秋高气爽。”话一出口,他自己先愣了——他竟还记得凡间的节气,记得寒露时该添衣,记得霜降时要晒粮。玉帝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来:“忘去凡尘”,他赶紧敛了神,把“秋高气爽”四个字从心里抹去,只在簿子上写“寒露后,天气微凉,行程无阻”。

掌时功曹(原刘洪)站在殿角,望着窗外的星空,指尖在袖中掐算着——唐僧师徒此刻该在五行山脚下歇息,明日寅时出发,辰时能到两界山,午时会遇猛虎。他算得精准,却莫名想起当年在潼关路上,他提醒大家“寅时需过独木桥”,那时的提醒是为了避山洪,如今的算计,只是为了填满这本冰冷的辰光簿。

“都忙起来吧,别让朕失望。”玉帝挥挥手,继续翻看案上的文书。

四人躬身退下,走出宝殿时,掌日功曹(原张千)悄悄碰了碰掌辰功曹的胳膊,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你说……他们能取到经吗?”

掌辰功曹(原崔钰)握着狼毫的手紧了紧,没说话,只是低头看了眼簿子上“唐僧师徒”四个字。他想起当年在长安,听一个老和尚说过,西天有真经,能渡人间苦。那时他觉得,渡苦的或许不是真经,是赶路时的坚持,是遇到难处时的相帮——就像他们四个在潼关路上,推着陷进泥坑的马车,就像村民们塞给他们的存粮。

可如今,他只能在辰光簿上,一笔一笔记下取经路上的时辰、行踪、节气,记下孙悟空打了多少妖怪,猪八戒偷了多少懒,沙和尚挑了多少担行李。他不敢再想长安的驿馆,不敢再想《人间百事录》,只是偶尔,当狼毫上的金墨滴落在簿子上,晕开一小团黑痕时,他会恍惚觉得,那像极了当年在四方驿馆,给客人添茶时,洒在桌上的茶渍。

四人回到星台,掌时功曹(原刘洪)开始掐算明日的行程,掌日功曹(原张千)整理今日的行踪记录,掌月功曹(原李万)核对节气,掌辰功曹(原崔钰)则继续在辰光簿上落笔。星台的风很凉,吹得簿子哗哗作响,他们的影子被烛火拉得很长,像四个被天规捆住的算筹,在取经路上的辰光里,不停忙碌着。

上一章 四值功曹忘尘簿上无名姓 四值功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玉帝与金星三界的规矩与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