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跟头刚在云端消失,星台门口便传来一阵温和的笑声,太白金星捻着花白的胡须,慢悠悠走了进来,身上的银袍沾着些云絮,显然是刚从凌霄殿过来。
“四位功曹,看来是还没习惯天庭的‘特例’啊。”他在八仙桌旁坐下,掌月功曹(原李万)赶紧重新沏了杯热茶递过去。太白金星接过茶,抿了一口,目光扫过桌上还没合上的“轮回簿”副本,笑着摇了摇头,“方才陛下在殿上,透过千里眼瞧见大圣来你们这儿,特意让我过来看看——怕你们这些新来的,不知大圣的‘分量’。”
掌辰功曹(原崔钰)愣了愣:“陛下……不怪我们私自帮大圣查轮回簿?”
“怪?陛下疼他还来不及呢。”太白金星放下茶杯,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又有几分了然,“你们是不知道,当年大圣闹天宫,陛下虽面上动怒,心里却佩服他的本事。后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陛下没少偷偷让土地公送些果子过去。如今他跟着唐僧取经,是三界都盯着的大事,别说查个轮回簿,就算他要把天庭的御马牵去花果山给师父当坐骑,陛下也会点头——只要他能安安分分取到真经,什么规矩都能松一松。”
他看向四人,眼神里带着提点:“陛下说,孙悟空不论上天庭做什么,哪怕是把之前骑走的天庭坐骑送回来,都得听他的。他让你们查,你们便查;他让你们记,你们便记。这不是偏心,是大圣的‘特殊性’——三界之中,能让灵山和天庭都让步的,也就他一个了。”
掌日功曹(原张千)想起刚才大圣说“心里装着重要的人比规矩重要”,忍不住问:“金星仙官,难道在天庭,真的有规矩管不住的人?”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况是大圣这样的‘奇人’。”太白金星笑了,“他性子野,却分得清对错;看似不守规矩,却从不会为了自己害人。当年他闹天宫,是因为那些仙官瞧不上他‘弼马温’的职位;如今他护着唐僧取经,是为了渡人间的苦。陛下心里清楚,这样的人,不能用寻常天规去拘着——拘得太紧,反倒会出乱子。”
他顿了顿,话锋转向四人:“你们四个刚从人间上来,心里装着凡尘的情分,这不是错。但要记着,天庭的规矩,有时候是‘底线’,不是‘枷锁’。像帮大圣查轮回簿,是顺了人情,也没违了天规——那山神本是善类,查她的转世,合情合理,陛下自然不会怪罪。”
掌时功曹(原刘洪)沉默片刻,开口问道:“那……陛下之前杀亲妹妹,也是因为她破了‘底线’?”
太白金星的脸色沉了沉,随即又恢复温和:“陛下的妹妹,是私自下凡与凡人成婚,还生下孩子,这在当年,是触了‘仙凡不可通婚’的死规。陛下也是无奈——若是开了这个头,三界的仙官都效仿,岂不乱了套?但大圣不一样,他做的事,从来都是为了‘公’,不是为了‘私’。”
他站起身,拍了拍掌辰功曹的肩膀:“你们不用太过紧张,陛下虽严,却也不是不通情理。只要你们守好自己的本分,像今日帮大圣这般,在规矩之内行方便,日子自然安稳。对了,明日卯时生肖宫的‘时辰宴’,陛下也知道了,还让我捎话,让你们好好和生肖、节气的仙官们走动走动——多认识些朋友,在天庭也能少些麻烦。”
说完,太白金星又捻着胡须笑了笑,转身朝门外走去:“我还得去御马监看看,那几匹被大圣骑过的马,至今还认他的气息呢!”
太白金星走后,星台里的气氛彻底松了下来。掌月功曹(原李万)看着桌上的热茶,笑着说:“原来陛下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大圣更是个特例。”
“是啊。”掌辰功曹(原崔钰)拿起狼毫,在“辰光簿”上添了一句“太白金星提点,大圣为天庭特例,依规行方便即可”,笔尖落下时,比之前轻快了许多,“看来在天庭,也不是只有冰冷的天规,还有像大圣这样的‘人情’,像金星仙官这样的‘提点’。”
掌日功曹(原张千)摸了摸袖口的补丁,突然期待起明日的“时辰宴”:“希望明日能尝到大圣说的花果山桃子,也看看其他生肖仙官,是不是都像子鼠那样有趣。”
掌时功曹(原刘洪)看着窗外的星空,嘴角微微上扬——他好像有点明白,为什么当年在人间,他们会被点化成仙了。或许做仙,不一定非要忘去凡尘,只要守好底线,藏好情分,一样能在天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星台的烛火摇曳,映着四人轻松的脸庞,“辰光簿”上的字迹,也终于多了几分人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