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实验室的第二天,沈墨在整理阿塔卡玛的观测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异常信号。这个微弱的波动隐藏在银河系背景辐射中,几乎被当作噪音过滤掉。
"来看看这个。"他叫住正在调试新设备的林辰。
两人在计算机前分析了整整一个上午,最终确认这不是仪器误差。这个发现让整个实验室陷入了兴奋与困惑交织的氛围。
意外的访客
就在他们准备深入研究的当口,一位不速之客到访。来自欧洲空间局的德克斯特博士带着团队突然造访,声称对这个信号早有研究。
"我们追踪这个信号三年了,"德克斯特展示着数据,"但它总是出现在最偏僻的观测站。"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出示的文件显示,这个信号最早出现在二十年前——正好是沈墨父亲最后一次观测任务期间。
尘封的往事
沈墨整晚待在父亲的老书房里。在堆积如山的笔记中,他找到了一本泛黄的观测日志。最后一页的日期,正是父亲去世前一周。
"今日又见那个信号,"父亲的笔迹有些颤抖,"它越来越强了..."
日志的夹页里藏着一张老照片:年轻的沈父站在一架简陋的望远镜旁,身边是同样年轻的德克斯特。
林辰轻轻按住沈墨颤抖的肩膀:"要继续查下去吗?"
窗外的北斗七星静静闪烁,仿佛在给予答案。
联合观测
在德克斯特的协调下,全球六个顶级观测站同时对准了信号源方向。量子似乎感知到特殊气氛,整夜蹲在服务器旁,竖着耳朵监听机器运转的声音。
凌晨三点,信号突然增强。与此同时,沈墨收到母校附中的邮件——陈星和同学们用简易设备也捕捉到了这个异常。
"信号在回应我们。"林辰盯着实时数据,"它在重复我们发送的测试序列。"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震惊。更不可思议的是,信号中隐藏着一段熟悉的旋律——那是沈墨父亲最爱的《小星星变奏曲》。
真相与和解
德克斯特终于道出真相:二十年前,他与沈父共同发现了这个信号,但学界拒绝相信他们的发现。在一次观测途中,沈父遭遇车祸,这个秘密随之尘封。
"你父亲至死都相信,"德克斯特声音哽咽,"宇宙中不只有人类。"
信号在黎明时分渐渐消失,就像它出现时一样神秘。但在它最后传输的数据中,包含着一组复杂的星图——指向下一个可能出现的位置。
新的征程
实验室的白板上画满了新的公式和推测。窗边的望远镜依然静静立着,但此刻它望向的不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未来的无限可能。
"要告诉你母亲吗?"林辰轻声问。
沈墨望向晨光中的星空:"等到我们找到答案的那一天。"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实验室,量子跳上控制台,轻轻将爪子放在信号接收器的开关上。新的观测季即将开始,而这次,他们不再孤单。
在南半球某个偏僻的观测站,一台老旧的接收器突然亮起指示灯。墙上的日历显示,今天正是沈父的忌日。仿佛冥冥之中,星辰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