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消失后的第七天,实验室收到一个从青海冷湖观测站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盒老式磁带和已经泛黄的工作日志,寄件人署名"陈建华"——沈父当年的助手。
往事的回音
磁带里是二十年前的观测记录。在电磁干扰的杂音中,能清晰地听到沈父激动的声音:"它又在重复《小星星》的旋律!这次还加入了新的音节..."
工作日志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褪色的合照。年轻的沈父搂着妻子的肩膀,旁边是抱着玩具望远镜的小沈墨。照片背面写着:"为了小墨的未来,必须继续研究。"
林辰轻轻握住沈墨的手:"你父亲一直在守护着你。"
意外的突破
在分析磁带中的新音节时,陈星发现了规律:"这些音节对应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波动频率!"
整个实验室连夜奋战,将旋律转换成数据模型。当结果呈现在屏幕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些音符精确描绘出了银河系旋臂的结构。
"这不是随机的信号,"林辰的声音带着震撼,"这是...星图的语言。"
更令人惊讶的是,信号中隐藏着对二十年前他们发送信号的回应。就像一场持续了二十年的对话,只是直到今天才被破译。
特殊的纪念
在沈父忌日这天,实验室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追思会。沈母第一次来到实验室,轻轻抚摸着那架手工望远镜。
"你父亲一直相信,"沈母眼中含着泪光,"星空那头会有回应。"
德克斯特通过视频连线,展示了他们这些年建立的信号数据库。在三维星图上,这些信号点连成了美丽的螺旋,仿佛宇宙在绘制自己的乐谱。
新的对话
深夜,沈墨独自来到露台。手工望远镜静静指向北方,那里是父亲最后观测的方向。
"我好像明白您当年的执着了。"他轻声对着星空说。
林辰悄悄来到他身边,手中拿着最新接收到的信号转译结果:"看看这个。"
转译出的信息很简单:"我们在聆听"。
就在这时,量子突然跳上栏杆,朝着夜空发出轻柔的叫声。望远镜的目镜中,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仿佛在回应他们的注视。
永恒的乐章
第二天,实验室决定公开所有数据。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沈墨展示了父亲的手稿和最新的发现。
"科学不仅是冰冷的公式,"他望着台下年轻的学子们,"更是人类对宇宙最真诚的问候。"
发布会结束后,他们收到全球数百个观测站的合作邀请。在整理回复时,沈墨在父亲的老打字机上发现了一张字条:
"科学会进步,爱会延续,星空永远在那里。"
夕阳西下,实验室的露台上又亮起星光。量子趴在望远镜旁,尾巴随着《小星星》的旋律轻轻摆动。新的观测季即将开始,而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才刚刚揭开序幕。
量子忽然竖起耳朵,望远镜的自动记录仪发出轻响。屏幕跳出一行新的频率分析:"期待见面"。林辰与沈墨相视一笑,二十年前的问候终于等到了回音。星光透过穹顶洒在陈旧的观测日志上,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生死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