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看似平息,但我知道,水面下的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太子华明俊被禁足东宫,申斥的手谕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碎了他多年的经营和声望。可以想见,东宫此刻是何等的压抑与愤怒。他绝不会善罢甘休,暂时的沉寂,或许意味着更猛烈的反扑在酝酿。
而任诗翠,她的结局在我意料之中。不过几日,天牢里便传出了她“畏罪自尽”的消息。一颗无用的棋子,最终被无情地抛弃,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听闻这个消息时,我正在窗前修剪一盆秋菊,手都没有抖一下。对于想置我于死地的人,我生不出半分怜悯。她的死,不过是罪有应得。
镇国公府的门庭,似乎恢复了几分往日的宁静,甚至因着我这“受害者”的身份,以及陛下为了制衡太子而刻意流露出的一丝“安抚”之意,地位反而显得比以往更稳固了些。但我和母亲都清楚,这种稳固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随时可能崩塌。我们更加谨言慎行,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我与母亲的关系,因共同守护着那个巨大的秘密而更加亲密无间。偶尔,我会摩挲着母亲给我的那个带有独特香方的手炉,想起她那支素银镯子上的奇异纹样,心中对那未知的“前朝遗孤”身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既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也可能在某个关键时刻,成为意想不到的筹码。
顾作人那边,偶尔会有消息传来。有时是一张没有落款的纸条,上面写着京中某个官员的异动;有时是一本看似寻常、内里却记载了罕见药理的古籍,由影卫悄无声息地送到我的案头。我们之间没有任何明确的约定,却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同盟。至于那超越同盟的、若有似无的情愫……我暂时不愿,也不敢去深想。在这危机四伏的境地,任何软弱的情绪都是奢侈且危险的。
一个月后,秋意已深,天高云淡。
我站在府中最高的阁楼上,远眺着皇宫方向那一片金碧辉煌的殿宇楼阁。秋风带着凉意,拂起我的裙摆和发丝,心中却是一片历经风暴后的平静与淡然。重活一世,我终于凭借自己的双手,撕开了命运的黑幕,护住了想护住的人,让仇敌付出了代价。虽然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太子未倒,家族的危机并未根本解除,但我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无力反抗的任诗霜了。
“小姐,大祭司府送来了秋祭的请帖,邀您观礼。”秋雨捧着一份制作精良、散发着淡淡冷香的帖子走来,脸上带着欣喜。能收到大祭司的观礼邀请,在京都贵女中,是一份难得的殊荣。
我接过那份请帖,指尖触及那微凉的缎面,唇角微微扬起一个清浅而真实的弧度。秋祭观礼,这或许是一个信号,一个走出后宅、更深入接触朝堂与权力核心的机会。
新的棋局,已然展开。而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