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张老师布置了随堂练习:“同学们,秋天已经深了,请大家用十分钟时间,写一段文字,描绘你眼中的秋日,可以写景,也可以叙事,抒发真情实感即可。”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温书越微微侧头,望向窗外。天空是一种干净的湛蓝,梧桐树的叶子已变得金黄,风一吹,便簌簌地落下一片。她低下头,笔尖流淌出轻柔的文字。
谢临笙坐在她的斜前方,看似在构思,目光却不时地、装作不经意地掠过窗外——那个她刚刚凝视过的方向。他试图揣测,她会写下怎样的秋天。
十分钟后,张老师微笑着说:“时间到。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
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有人低头,有人期待。
“温书越,”张老师温和地点名,“你来读一读吧。”
温书越愣了一下,脸颊微微泛红,有些紧张地站了起来。她拿起笔记本,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教室里:
“我眼中的秋天,是安静的。它不像夏天那样喧闹,而是像一个温柔的告别。阳光变得薄薄的,透过树叶,在地上印出斑驳的光影,像是时光留下的脚印。风也变得凉爽,吹过脸颊时,会带走夏天的浮躁,让人心里变得很安静。我最喜欢看银杏叶飘落的样子,不慌不忙的,每一片都像是在完成一个优美的仪式,然后轻轻地、轻轻地落进大地的怀抱……”
她的声音柔和,语速平缓,带着一种独特的宁静力量。她描绘的秋天没有悲凉,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静谧的美。
谢临笙原本有些散漫的坐姿,在她开始朗读后,不知不觉地挺直了。他的目光不再游移,而是专注地落在前方虚空的一点,耳朵却捕捉着她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
她的声音……好像有魔力。她笔下的秋天,怎么会这么美?像她一样……安静,又让人忍不住想去靠近。当她说“温柔的告别”和“优美的仪式”时,我的心跳好像都跟着慢了下来。
他仿佛能透过她的文字,看到她独自一人走在落叶上的身影,看到她抬头看天时专注的侧脸。一种前所未有的、柔软的情绪包裹了他。他忽然觉得,这个秋天,因为她的这段朗读,变得格外不同。
温书越读完,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了真诚的掌声。她不好意思地坐下,心跳有些快。
张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写得很好,观察细腻,情感真挚。”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开始收拾东西。谢临笙默默整理着书本,当温书越经过他桌边时,他并没有抬头,却用握着笔的那只手,伸出食指,在桌面上极轻、极快地叩击了两下。
那声音很小,几乎被周围的嘈杂淹没。
但温书越听到了。她脚步微顿,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他的方向,却只看到他低垂的、似乎专心致志在收拾东西的侧脸和微微发红的耳尖。
她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是无意间的动作吗?
温书越带着一丝不解走出教室,秋风拂面,却让她想起自己刚才读到的句子。忽然间,她好像明白了什么,脸颊悄悄热了起来。
而谢临笙,在教室里磨蹭到最后才离开。他回想着她朗读的声音,觉得这个秋天,第一次有了具体而温暖的模样。
你朗读秋天时,我的世界只剩下你的声音。那些关于温柔的句子,一字一句,都落在了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