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六。
我们在一种尴尬的沉默中醒来。他起身去做早餐,我则机械地收拾着客厅。
吃早饭时,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
“项目下周三之前能结束。结束后,我们休两天假,出去走走吧,就我们两个。”
我愣了一下,点点头。
周三晚上,他果然准时回家,带着完成重任后的轻松。
我们没有再提那晚的不快。
周末,他开车带我去了郊外一个安静的民宿。
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看着满天繁星。
“那天晚上,”
他忽然开口,声音融在夜风里,“我很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我们之间,会变成那种需要互相算计、彼此消耗的关系。”
他转过头看我,目光在夜色中格外清亮,
“许念昕,我可能一辈子也学不会读心术,猜不透你每次情绪背后的所有原因。但你能不能……试着在我很累的时候,哪怕只是给我倒杯水,而不是用最坏的可能性来审判我?”
他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我心湖,漾开圈圈涟漪。
他没有要求我立刻变成完美伴侣,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具体、微小、却切实可行的请求。
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而非单方面的包容或指责。
我沉默了很久,然后轻轻“嗯”了一声。
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勾住了他的小指。这是一个笨拙的、示好的信号。
他反手将我的整只手握住,掌心温暖而干燥。
那晚的星空下,没有戏剧性的告白和承诺。
我们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起,分享着同一片夜空。
但有些东西不一样了。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治愈,也开始学习如何在他疲惫时,递上一杯温水。
他不再只是无限包容的守护者,也开始坦诚他的脆弱和需求。
爱不是谁拯救谁,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在晴日与微风中,也在偶尔的雷雨里,笨拙地学习如何共同搭建一个能彼此庇护的巢穴。
刺猬的刺依然在,但或许,它可以不必总是用来防御,偶尔也能用来为对方勾住一颗想要的、遥不可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