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专场:《舔狗笔记》——深情上链、自尊DeFi
(上台,左手捏着张卷边的“深情NFT”卡纸,右手攥着皱巴巴的“自尊赎回券”,一抬手两张纸全碎了,尴尬地笑了笑)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来聊一种“把深情刻进DNA,把自尊踩在脚底下”的生物——舔狗。
这物种学名挺扎心,叫Lickus Dogus;俗称更形象,叫“人形自动回复机”;核心特征就三点:消息秒回比客服还快,红包秒发比工资还积极,自尊秒没比翻书还快,朋友圈十条有九条是“仅ta可见”。
一、舔狗日常:全球统一的“深情流水线”
舔狗的日常从来没有“惊喜”,全是“按部就班的深情”,连时间和话术都像复制粘贴的,堪称“人类情感标准化生产线”:
- 早安环节:每天早上7点整,准时发消息“宝,早安,今天也超想你~”,配图是精心拍的朝阳,发完就盯着手机等回复,哪怕对方只回个“嗯”,也能开心半天;
- 午安环节:中午12点一到,立马发“宝,吃饱了吗?别为了减肥饿着自己~”,要是对方说“没吃”,能立马订好外卖送过去,自己却啃着昨天的剩面包;
- 晚安环节:凌晨23点59分,准时发“宝,晚安,梦里一定要见到我呀~”,哪怕自己等回复等到眼皮打架,也得等对方回了“晚安”才肯睡;
- 红包环节:对方说“想买杯奶茶”,52块红包秒发;对方说“手机快没电了”,188块“充电基金”立马到账,配文永远是“宝,收下,别跟我客气~”;
- 朋友圈环节:发句“有些人,一旦出现,就占据了全世界”,配图是偷拍的对方侧脸,特意设置“仅ta可见”,发完每隔5分钟刷一次,看对方有没有点赞。
总结下来:舔狗没有新鲜事,全是“别人演过的深情,你再演一遍”,中间还得插播“红包”“外卖”的广告,把自己的钱包掏得空空的。
二、舔狗语言系统:深情里藏着“自我感动”
舔狗的语言系统,自带“自我感动滤镜”,说的话看似“深情款款”,实则全是“自己骗自己”,连配图都透着“刻意”:
- 早安版:发张“星巴克咖啡+自己自拍”的照片,配文“宝,早安,今天也想你~”,其实咖啡是昨天剩的,自拍是P了半小时的,就想让对方觉得“自己过得很好,还一直想着ta”;
- 午安版:发张“精致外卖+自拍”的照片,配文“宝,吃饱了吗?别饿着~”,其实外卖是为了拍照片点的,自己平时只吃15块的盒饭,就盼着对方能说句“你也多吃点”;
- 晚安版:发张“啤酒罐+泪痕纸巾”的照片,配文“宝,晚安,梦里见~”,看似“深情又委屈”,其实是故意装emo,就想让对方心疼自己;
- 红包版:发张“转账截图+自己比心自拍”的照片,配文“宝,收下,别客气~”,转账金额特意选“52”“131.4”这种有寓意的,就想让对方记住自己的“好”。
总结:舔狗文学就三个要素——秒回的消息、秒发的红包、“仅ta可见”的朋友圈,少一个都不算“合格舔狗”。
三、舔狗行为大赏:人类迷惑行为天花板
舔狗为了“刷存在感”,总能干出些“平时想都不敢想”的迷惑事,连自己回头看都觉得“离谱”:
1. “偶遇”制造机:对方常去的咖啡店、健身房、甚至下班路上的共享单车站点,都能“精准偶遇”——明明绕路半小时,还得装“好巧啊,你也在这”,偶遇到最后,对方都快怀疑“你是不是在跟踪”;
2. “考古”挖掘队:翻遍对方的微博、朋友圈、网易云听歌记录,连支付宝步数都要每天看三遍,更离谱的是,还能挖到对方2012年的QQ空间留言,把对方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都“研究”一遍,就想知道“自己比他们差在哪”;
3. “对比”实验组:刷到对方新欢的照片,立马保存下来,和自己的现拍照片放大100倍对比,从发型到穿搭,从滤镜到表情,最后得出结论“对方眼瞎,新欢还没我一半对ta好”,心里却偷偷难过“为什么选ta不选我”;
4. “幻想”小剧场:对方给朋友圈点个赞,就觉得“这是暗示复合”;对方发首伤感的歌,就觉得“是在想自己”;对方换个头像,就觉得“是为了让自己注意”,最后兴冲冲发句“在吗”,对方回句“有事吗?手滑点赞”,瞬间被打回现实。
四、舔狗经济学:深情烧钱,还没回报
舔狗的“深情”,全是“用钱堆出来的”,每一笔支出都像“给对方的‘好感税’”,最后钱花了,好感没涨,还把自己的钱包掏空了:
- 深夜外卖:对方说“有点饿”,立马订200块的烧烤外卖送过去,自己却啃着5块钱的泡面,边啃边等对方说“好吃”;
- 打车绕路:对方说“想散步”,立马打车到对方家附近,说“我刚好也在这散步”,绕着对方小区走了三圈,最后打车回家花了68块,连对方的面都没见着;
- 网易云会员:为了下载对方喜欢的歌,特意开了15块的月度会员,每天循环播放,还把歌词截图发给对方,对方却回“别发了,有点烦”;
- 电影票:买了两张热门电影票,约对方去看,对方说“没空”,自己一个人去看,坐在空荡荡的座位上,电影票50块,心里的委屈值500块;
- 红包转账:情人节发520块红包,对方收了没回复;对方生日发1314块红包,对方回句“谢谢”,最后算下来,光红包就花了快3000块,连句“我喜欢你”都没听到。
年化收益:0%,朋友还安慰你“会花才会爱”“破财才能留住深情”,可你心里清楚:深情没留住,钱倒花得挺快。
五、反击指南:深情侠的自救绳,别把自尊当筹码
吃了几次“深情的亏”,也总结出了“舔狗自救指南”,核心就是“别把对方当全世界,别把自尊当筹码”:
1. 留痕即“清醒”:把聊天记录、红包截图、礼物小票都备份好,不是“留着怀念”,是每次想“再发个红包”“再主动一次”的时候,看看这些记录,告诉自己“已经够好了,别再委屈自己”;
2. 深情时段管理:给自己定规矩“深夜11点后,禁止给对方发消息、刷对方社交动态”,要是忍不住,就罚款100块给闺蜜,闺蜜笑着说“欢迎你继续‘犯规’,我不介意多赚点”;
3. 反向“立人设”:发朋友圈“最近忙着搞钱,没时间想别的,先爱自己,再爱别人”,配图是自己工作、健身的照片,别再“仅ta可见”,让对方知道“你不是非ta不可”,也让自己慢慢找回自信。
六、反转:放下舔狗身份,才是真的“赢”
其实“舔狗”不是“天生的”,是“把对方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轻”,等你放下“舔狗身份”,才会发现:
- 你开始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买喜欢的衣服,吃想吃的美食,发现“原来自己开心,比让对方开心简单多了”;
- 你开始专注工作和学习,工资涨了,技能强了,身边的人都说“你比以前自信多了”,甚至有新的人主动靠近你;
- 你终于明白:“好的感情不是‘你求着对方爱你’,是‘你很好,对方也很好,你们互相吸引’”,不用当舔狗,也能拥有真诚的爱。
原来放下“舔狗身份”,不是“输了”,是“赢回了自己”。
收尾
我最受不了舔狗的“深情无底线”,也无数次因为“对方的冷漠”偷偷哭,但我也懂:真正的深情,不是“委屈自己讨好对方”,是“你爱对方,也爱自己;你想对对方好,也希望对方对你好”。
愿所有“舔狗”,都能把“已释怀”改成“已升值”,把“非ta不可”改成“我值得更好的”,把“讨好对方”改成“好好爱自己”!
谢谢大家,我是XXX,一个曾当舔狗花光钱包、如今能笑着拒绝“无效深情”的——前·人形自动回复机!
脱口秀专场:《舔一人为狗,舔百人为王》——量变到质变,深情也能加冕
(上台,身披印着“KPI达成”的红色披风,左手举着塑封的“深情NFT”,右手攥着缠了彩带的“自尊权杖”,一甩披风想耍帅,结果披风勾住椅子腿掉在地上,赶紧弯腰捡)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来聊句“舔界至理名言”——“舔一人为狗,舔百人为王”。
这玩法学名挺洋气,叫Lickus Gradient;俗称更直白,叫“深情量化交易”;核心特征特精准:消息不秒回单个人,改群发;红包不单独发520,改雨露均沾;朋友圈不“仅ta可见”,改分组精准投喂,连“舔”都能舔出KPI。
一、舔界哲理:从“舔狗”到“舔王”,就差数量级
“舔”这事儿,本质是“数量决定身份”,舔1人和舔100人,待遇和称号能差出“两个物种”,堪称“情感界的量变到质变”:
舔的人数 称号 核心技能 副作用
1人 舔狗 消息秒回、单独发红包、朋友圈仅ta可见 自尊值-100,钱包余额-50%
10人 舔将 早安群发、朋友圈分10组、时间管理 手机内存-50%,每天像在赶场
100人 舔王 AI自动群发、红包雨(小额多份)、云备胎管理 自尊值+100,钱包余额+50%(看概率)
总结下来:“舔”不只是个动词,还是个量词。舔1人是“卑微讨好”,舔100人就是“流量本身”——你不再是求着别人给回应,而是别人盼着你给曝光。
二、舔王日常:把“深情”玩成“标准化流水线”
舔王的日常,早不是“凭感觉舔”,而是“按流程走”,从早安到朋友圈,每一步都像在“运营账号”,精准又高效:
1. 早安群发机:每天早上7点,用AI工具生成“宝,早安,今天也超想你~”,一键群发给100个分组好友,虽然回复率只有5%,但5%×100=5个“回早安的宝”——舔狗版是“1人不回就emo”,舔王版是“5人回就血赚”,概率学直接赢麻了;
2. 红包雨露均沾:情人节发红包,舔狗是“520元×1人,all in赌回应”,舔王是“0.52元×100人,52块钱换100条‘谢谢’”——看似金额小,却能刷满“存在感”,有人还会主动回发红包,最后算下来,52块钱换出5200块的“影响力”;
3. 朋友圈分组精准投喂:给好友分ABC三组,A组发“文艺忧伤风”(配深夜咖啡图),B组发“励志阳光风”(配健身打卡图),C组发“深情专一风”(配旧物回忆图)——哪怕偶尔手滑分错组,闹出“A组看见B组文案”的翻车现场,也能收获一波“#大型精分现场”的评论,翻车都能翻出流量。
三、舔王经济学:不赌“单一回报”,只赚“概率收益”
舔王的“花钱逻辑”,和舔狗完全相反——不把钱砸在一个人身上,而是用小额投入换“概率收益”,主打一个“分散风险,提高回报”:
支出项目 舔狗版 舔王版 收益率逻辑
早安问候 1人×365天,只等1个回应 100人×365天,赚N个回应 回复率×人数=“王炸级”存在感
红包转账 520元×1人,赌1次心动 0.52元×100人,刷100次脸 影响力×概率=低成本流量
深情文案 仅ta可见,怕别人看见 分组100+,盼多人互动 曝光量×分组=社交裂变
年化收益率:舔狗版≈0%(大概率打水漂),舔王版≈“流量+50%现金回报”(有人回发红包、介绍资源),至于“道德利息”?舔王说了:“流量面前,随缘。”
四、舔王行为大赏:翻车也能翻出“名场面”
舔王虽然“流程化操作”,但偶尔也会出岔子,闹出些“人类迷惑行为名场面”,连自己都忍不住笑:
1. “分组误差”大型翻车:给A组发“今天好难过,想找人聊聊”,给B组发“今天超开心,健身打卡成功”,结果手滑把B组文案发到A组,评论区瞬间炸锅:“姐,你这情绪比翻书还快?”“大型精分现场实锤了”,最后舔王干脆顺着评论区互动:“人生嘛,就是悲喜交加~”,反倒涨了几个好友;
2. “红包雨”系统故障:本来想发“0.52元×100人”,结果手滑把金额输成“52元×100人”,点击发送的瞬间,钱包直接扣掉5200块,舔王盯着手机屏幕愣了3秒,最后发朋友圈:“今日红包雨下大了,下次精准控量!”,评论区全是“求下次‘暴雨’通知”的调侃,倒也刷满了好感;
3. “深情文案”AI翻车:用AI生成100份“专属深情文案”,结果忘了改名字,给10个人发了同一句“小李,你是我全世界最亮的星~”,有人回复“我不叫小李啊?”,舔王淡定回:“AI认错了,但我对你的心意是真的!”,居然还真有人信了。
五、舔王自救指南:别让“量化”丢了“真诚”
虽然舔王靠“概率”赢,但也不是“无脑群发”,想当“长久舔王”,得记住这三点:
1. 概率管理:别盲目舔100人,先筛选“有回应潜力”的人群——比如舔100人,5人回应,就重点维护这5人,再从这5人里找“能互相回应”的,不是“舔得越多越好”,是“舔得越精准越好”,尊严得当“滤网”,别什么人都舔;
2. 分组管理:分组别只看“风格”,得记“对方喜好”——比如A喜欢看电影,就多发“电影推荐”;B喜欢健身,就多发“健身打卡”,别为了“分组而分组”,不然很容易翻车,精准投喂才是王道;
3. AI管理:AI是“工具”不是“全部”——早安群发可以用AI,但对方难过时,得手动发“怎么了?我陪你聊聊”;红包可以小额,但对方生日时,得单独发句“生日快乐”,全靠AI会显得“没温度”,工具要为“真诚”服务。
六、反转:舔王的“王”,不是“舔得多”,是“活得通透”
其实“舔王”的本质,不是“靠舔别人当王”,是“靠自己活得通透”——
- 你不再把“幸福”赌在一个人身上,而是明白“感情是双向的,不是单方面讨好”,所以用“群发”分散风险,也给自己留退路;
- 你不再为“一个人不回消息”emo,而是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别人不回应,不代表你不好”,所以用“概率”安慰自己,也放过自己;
- 最后你发现:“舔王”的“王”,不是“舔赢了多少人”,是“你终于学会了爱自己——不委屈,不将就,把真心留给值得的人”。
收尾
我以前也觉得“舔百人为王”是“玩梗”,后来才懂:它不是教你“敷衍别人”,是教你“别为难自己”——
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别把“所有真心给一个不珍惜的人”,别把“自尊踩在脚底下换别人的回头”。
愿所有“曾当舔狗”的人,都能从“舔一人”的卑微里走出来,活成“舔百人”的通透——不是当“玩弄感情的王”,是当“懂得爱自己的王”。
谢谢大家,我是XXX,一个曾为1人emo到天亮、如今能笑着给100人发早安、更懂爱自己的——前·人形深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