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旖和邵毓椿正式确认了恋爱关系,在烟花和白马的见证下,在周围游客一声高过一声的欢呼中。
他们同乘一匹马,漫无目的地围着水城转悠,偶尔窃窃私语,像两株依偎的含羞草,在飞马水城的晚风中交换着彼此的心事。
“缇缇去了哪里?”即便是在热恋中,舒旖最关心的,依然是缇缇的动向。
“她回酒店了,说是把时间和空间留给我们。”邵毓椿的声音被晚风裹着,轻轻送进舒旖的耳朵里,“你放心,我有和她说过回酒店后给我发消息,不会有什么事的。”
“她说要来云中拜访朋友,这个朋友……”舒旖顿了顿,抬起头看着邵毓椿的下颚线,“不会是你吧?”
“真聪明,不愧是我的舒十一狼。”邵毓椿答得很干脆,嘴边甚至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
舒旖没有接话,只是点了点头,又把目光从邵毓椿脸上移开。
云中的风是喧闹的,像个三岁的孩童,在舒旖耳畔逗留,撩拨着她的头发。舒旖下意识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根皮筋,准备扎一个丸子头。
“我来帮你。”
邵毓椿不动声色地接过舒旖手中的皮筋,轻车熟路地替她扎好了头发。
见他动作如此娴熟,舒旖不由得瞪大眼睛,随后笑道:“缇缇果然是骗我的,她说你没谈过恋爱,可是真没谈过恋爱的话,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如此得心应手。”
“咳咳,你是不是忘了我有两个妹妹。”邵毓椿扁了扁嘴,委屈地替自己辩解,“一个叫邵毓缇,她是长发女孩。另一个叫顾晚乔,她也是长发女孩。”
舒旖微微一怔,随即笑出声来。晚风拂过她刚扎好的丸子头,发丝轻扬,从邵毓椿鼻尖掠过。
“所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舒旖眨了眨眼睛,长睫毛在晚风里轻轻颤动,像蝴蝶的翅膀,“可我记得五年级那会,你就已经从巴州搬走了。”
邵毓椿的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缰绳,他想了想,轻声回答:“五年级那年,我爸和我妈感情破裂,签署了离婚协议。那时候班上的男孩子都笑话我,说我是有娘生没娘养的野小子。只有你处处维护我,一次次替我出头。久而久之,我对你产生了一种超越友谊的感情。只不过那时候年纪尚小,我还无法理解这种情感。直到长大了一些,我才明白那是爱情。”
舒旖一愣,显然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答案。她略作思索,轻轻握住邵毓椿的手腕,柔声道:“没事了,都过去了。”
此后一路无话,白马踏着悠闲的步子,蹄声哒哒,叩在青石路上,落进舒旖心坎。舒旖抬起头,只看见远处一片灯火通明,将半个云中市照得如同白昼。
像是犹豫了很久,邵毓椿终于低下头,亲昵地蹭了蹭舒旖的后脑勺,低声问道:“过完这个假期,陪我参加节目吧,缇缇也会报名……别拒绝我,好不好?”
舒旖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目光仍停留在远处那一片灯火通明中。
舒旖和缇缇是在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紧赶慢赶回到巴州的。邵毓椿并没有和她们一起回来,他在云中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
国庆假期的余温尚未完全消退,节日的气息依然弥漫在巴州的街头巷尾。舒旖和缇缇肩并着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搭没一搭说着闲话。
“我和邵毓椿在一起了。”舒旖看着身旁的缇缇,很认真地和她宣布。
“我知道,这已经是你第九十九次说这句话了,姐姐。”缇缇笑着摇了摇头,下意识勾住舒旖的手指头。
舒旖没有接话,只是感受着缇缇手指的温热,随后用同样的方式勾住她的手指,并冲她笑了笑。
仿佛是为了故地重游,舒旖领着缇缇,重新走了一遍小时候放学回家经常走的那条路。路边的店铺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那几家店铺,唯有“老朱大排档”依旧生意兴隆,和记忆中的情景别无二致。
“我记得小时候,你最讨厌的就是大排面——虽然大家都说,江月镇的大排面堪称一绝。”舒旖在“老朱大排档”门口停下脚步,她捉住缇缇的手腕,笑着提起那些只有彼此清楚的过往。
缇缇抬起头,目光穿过喧嚣的食客,落在门口的匾额上,她盯着“老朱大排档”这五个大字看了许久,随后摇着头笑起来:“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才知道,外面的面条压根没法和江月镇的相比。”
舒旖听缇缇这样说,不由得点了点头,随后抬脚往店里走,一边走一边和里面的人打着招呼:“朱叔叔,好久不见,我和缇缇又来吃您家的面条啦。”
大排档的主人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子,像是没有预料到舒旖和缇缇会来,他有些喜出望外,三步并作两步从后厨走出来:“好久不见,真没想到在面馆倒闭之前,还能见到你们——咦,小舒不是说缇缇和你一起来的吗,怎么只有你一个人。”
舒旖听朱叔叔这样说,狐疑地回过头,却发现缇缇并没有跟在她身后。她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缇缇依旧处于离家出走的状态,需要避免和江月镇任何一位熟人接触。
“哪有,您听错了,我就没提到过缇缇的名字。”舒旖不自然地抿了抿嘴,又迅速把话题从缇缇身上转移,“朱叔叔,给我做两碗大排面吧,打包带走,麻烦啦。”
朱叔叔的脸上闪过一丝困惑,但他没有再问,只是顺着舒旖的话答道:“好好,还是老规矩,一碗少放青菜多加肉,一碗正常来,对吧?”
舒旖听朱叔叔如是这般说,心跳漏了半拍——少放青菜多加肉是缇缇的偏好,而正常那碗则是她自己的口味。显然,朱叔叔是猜到了什么,只是没有点破的打算。
她没有接话,只是点点头,随后坐到一旁耐心等待。
这时有汽车鸣笛声吸引舒旖的注意力,她不自觉地看向窗外。街上车如流水,午后的阳光穿过行道树的枝叶,在柏油马路上投下斑驳光影。
她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朱叔叔家的大排档时常会迎来三个小顾客。他们各自点一碗大排面,但要求各不相同:一碗少放青菜多加肉,一碗少放肉多加青菜,还有一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