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静养的三日,帝国上层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暗流涌动。但位于皇家机甲研究院的训练场,依旧充斥着引擎的轰鸣与能量的嘶鸣。
王林如同往日一般,面色冷峻地督导着“星耀”与“尖刀”的训练,仿佛那则震动核心圈的消息与他毫无干系。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神识,始终有一缕如同最纤细的蛛丝,遥遥感应着中央宫殿的方向。
那里笼罩的精神屏障依旧厚重,隔绝内外,但王林能隐约察觉到,其内部正涌动着一种极不稳定的、混乱的能量涡流。这让他心口那属于婉儿的灵魂碎片,也传来阵阵难以言喻的悸动,不是亲近,更像是一种……共鸣下的不安。
他按捺住所有情绪,将注意力更多地投注到另一件事上——借助女王此前默许的权限,他通过铁盾军区霍恩少校的渠道,将自己针对虫族最新动向分析后制定的数套新战术手册与防御部署建议,直接下发到了与虫族接壤的第一线各大舰队及防御基地。
这些战术完全颠覆了帝国军队沿用数十年的传统战法,极其强调小股部队的极端机动性、超视距火力协同,以及针对不同虫族单位的特异性打击链条。
最关键的是,手册中明确指出了虫族指挥体系可能存在的几种“自适应”变异模式,并提供了相应的反制预案,要求指挥官必须具备极强的临场判断力。
前线的分歧与结果
命令下达,在前线将领中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东部防线,第七舰队指挥官,巴顿上将(传统强硬派):
“胡闹!这是什么鬼画符?放弃稳固的防线,搞什么弹性防御?把小股部队撒出去当诱饵?这是哪个象牙塔里的蠢货想出来的!”他将光板狠狠摔在指挥台上,“按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构筑坚固防线,集中火力,正面击溃它们!”
结果:三天后,虫族主力并未如预想般正面强攻,而是派出大量“潜伏者”与“切割者”混编小队,利用星云复杂环境,渗透、切割了第七舰队的防线,专挑能量节点和指挥链路攻击。巴顿舰队损失惨重,被迫后撤,狼狈不堪。
北部星域,第三机动军团,莱恩中将(少壮务实派):
“这些战术……很激进,但并非没有道理。虫族最近的动向确实诡异。”他仔细研究了王林的预案,尤其是关于虫族可能采取的非对称骚扰和重点破袭的部分。“命令下去,按‘林氏预案B-3’进行调整,侦察单位前出,火力单元梯次配置,保持高频机动!”
结果:当虫族一支精锐突击群试图复制东部战场的成功时,恰好撞入了莱恩军团预设的机动陷阱。提前布置的干扰网络瘫痪了“潜伏者”,分散配置的火力点从多个角度交叉射击,高效清理了“切割者”。此役,第三机动军团以极小代价,成功击退虫族突袭,战果斐然。
南部要塞群,沃尔夫冈元帅(谨慎观望派):
“陛下的命令自然要执行,但也不能盲目。”他选择了战术手册中关于要塞防御体系升级的部分,尤其是针对“吞噬者”能量吸收和“自爆虫”集群冲击的针对性布防方案进行强化,但对于需要大规模机动的部分则持保留态度。
结果:虫族试探性进攻中,新型能量偏转护盾和预设的脉冲炸弹阵列有效遏制了“吞噬者”的推进,密集的近防系统改良射界后,对“自爆虫”的拦截率提升了20%。虽然战果不如北部莱恩军团惊艳,但也稳固了防线,损失低于以往。
不同的选择,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胜利的战报与求援的急电几乎同时摆在了刚刚恢复部分政务处理的女王案头。
王林在研究院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霍恩少校的加密通讯。
“林!你的战术起作用了!莱恩那边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巴顿那个老顽固吃了大亏!现在前线好多将领都在打听这些战术是谁制定的!”霍恩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王林面色平静,仿佛早有预料。“虫族在学习和进化,固步自封只会被动挨打。转告前线将领,战术是死的,核心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应对逻辑,灵活运用。下一次,虫族可能会变。”
他关闭通讯,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依旧笼罩在强大屏障下的宫殿。三日之期已到,女王即将重新露面。经过此次战术验证,他在军方的影响力已悄然种下,这无疑增加了他手中的筹码。
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确认,经过这三日的“静养”,女王艾丝特娅的状态究竟如何?那困扰她的“疾病”,是否真的与婉儿的灵魂碎片有关?
他能感觉到,围绕在王座周围的迷雾,似乎更浓了,而他自己,也正被这迷雾一步步推向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