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年年过去,念砚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她既学会了大楚的诗书礼仪,也认得现代的文字,偶尔还会跟着苏砚和谢临渊去现代,帮爷爷打理院子里的月季花,陪爷爷去超市买东西,成了两个时空之间最贴心的“小纽带”。
阿禾也长大了,嫁给了小城木匠家的儿子,两口子开了家小铺子,专门做些小玩意儿。每次苏砚一家去店里,阿禾都会拿出最新做的木簪,送给念砚:“念念,这是婶子给你做的,上面刻着向日葵,跟你娘的银簪配成一对。”
念砚接过木簪,笑着道谢,转头就会把木簪插在头发上,跑到青铜灯盏前照了又照:“灯灯,你看我好看吗?”灯盏总会泛出微光,像是在夸她。
这年冬天,爷爷的身体不如从前,苏砚和谢临渊商量着,把爷爷接到大楚来住。穿过时空之门时,爷爷看着熟悉的院子,眼眶有些湿润:“还是这里好,有槐树,有葡萄架,还有你们在身边。”
接下来的日子,谢临渊每天都会陪着爷爷在院子里散步,给爷爷讲大楚的趣事;苏砚则变着法子给爷爷做些软烂的吃食;念砚更是天天黏在爷爷身边,给爷爷读现代的报纸,讲她在学堂里的故事。
冬至那天,院子里飘起了细雪。苏砚和谢临渊在火炉旁炖着羊肉汤,念砚陪着爷爷坐在一旁,给爷爷剥栗子。青铜灯盏放在火炉边,泛着温暖的光,灯芯上忽然浮现出一行字:“一家团圆,岁岁无忧。”
苏砚看着灯盏,笑着说:“你看,灯灵也在替我们高兴呢。”
谢临渊握住她的手,掌心的疤痕与她的相贴,轻声说:“是啊,有你,有念砚,有爷爷,还有这盏灯陪着我们,就是最好的日子。”
爷爷喝着羊肉汤,看着眼前的一家人,笑着说:“我这一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砚丫头,现在看到她过得这么幸福,我也就安心了。这盏灯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让砚丫头找到了幸福,还让我们一家跨越时空聚在一起,真是缘分啊。”
念砚凑到灯盏前,轻声说:“灯灯,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们,以后我也要像爹娘一样,好好守护你,守护我们的家。”
灯盏闪了闪,像是在回应她的话。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院子里的老槐树上积满了雪,红绸在雪地里格外鲜艳;屋内的炉火噼啪作响,羊肉汤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温暖又安稳。
往后的岁月里,这盏跨越了三百年的青铜灯,会继续静静地摆在案桌上,见证着这个跨时空家庭的每一个幸福瞬间——见证念砚长大成人,见证他们一家在两个时空之间穿梭的欢乐,见证每一个团圆的日夜,直到永远。而苏砚和谢临渊的爱,也会像这盏灯的光一样,永远温暖,永远明亮,陪着他们走过岁岁年年,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