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晚风与未寄出的信
林微的高三始于一场猝不及防的雨。
八月末的午后,原本湛蓝的天空突然被乌云压得很低,蝉鸣还没来得及收尾,豆大的雨点就砸在了教学楼的玻璃窗上。她抱着一摞刚发的模拟卷往教室跑,转过拐角时没注意脚下的积水,整个人踉跄着往前扑——预想中的疼痛没有传来,倒是撞进了一个带着皂角香的怀抱,怀里的卷子散了一地,其中一张还飘到了对方的白球鞋边。
“小心点。”
男生的声音像浸了冰的矿泉水,清清凉凉的,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干净质感。林微抬起头,撞进了一双格外亮的眼睛里,是江逾白。
他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也是年级里常年霸占第一的“学神”。平时总是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上课的时候会把笔转得飞快,阳光落在他微垂的眼睫上,能拉出一小片柔软的阴影。林微其实偷偷注意他很久了,从高一第一次在开学典礼上听他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开始,她的日记本里就多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主角,每次提到他,都只敢用“窗边的人”代替。
江逾白弯腰帮她捡卷子,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指尖碰到她的模拟卷时,林微感觉自己的耳朵瞬间烧了起来。他把卷子理整齐递还给她,白球鞋在积水里轻轻碾过,溅起的水珠沾在裤脚,却一点也不显得狼狈。
“谢谢。”林微接过卷子,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不敢再看他的眼睛,转身就往教室跑,直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脏还在砰砰直跳,连窗外的雨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她的座位在江逾白斜后方,抬头就能看见他的背影。接下来的一下午,林微都没怎么听进去课,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偶尔抬头,总能看见江逾白在认真做题的模样——他握笔的姿势很好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笔杆,解题时会微微皱眉,遇到难题时会停下笔,手指在桌沿轻轻敲击,像是在跟自己对话。
高三的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每天被卷子和公式填满,连呼吸都带着紧张的味道。但林微总能在这样枯燥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比如早自习时,江逾白会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帮老师把当天要讲的数学题抄在黑板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粉笔灰在光里轻轻浮动,林微会故意放慢整理书包的速度,假装在找东西,其实是在偷偷看他写字的背影。他的字跟他的人一样,干净利落,每一笔都带着力道,连复杂的函数公式都写得格外好看。
比如课间操时,林微所在的班级排在江逾白班级后面。她会故意站在队伍的边缘,这样就能看见江逾白站在前面领操的样子。他做广播操很认真,手臂抬得笔直,转身时动作流畅,偶尔会因为旁边同学的小动作忍不住笑一下,嘴角弯起的弧度像夏天的月牙,能让林微的心情变好一整天。
比如午休时,教室里很安静,大家要么在做题,要么趴在桌上睡觉。江逾白偶尔会趴在桌上小憩,头偏向窗户的方向,阳光落在他的头发上,能看见细微的绒毛。林微会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假装在写题,其实是在偷偷写关于他的句子:“今天看见江逾白帮同学讲题了,他很有耐心,讲题的时候会放慢语速,怕对方听不懂。”“今天江逾白穿了一件浅蓝色的T恤,很好看。”“今天江逾白好像感冒了,咳嗽了好几声,希望他快点好起来。”
这些句子她从来不敢让别人看见,每次写完都会小心翼翼地把笔记本放进书包最里面的夹层,像是守护着一个珍贵的秘密。
十月的运动会,是高三难得的放松时刻。林微报了女子800米,其实她并不擅长跑步,只是听说江逾白报了男子1500米,她想在终点线等他。
比赛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操场上挤满了人。林微站在起跑线上,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发令枪响后,她跟着大部队往前跑,跑了一半就感觉体力不支,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也慢了下来。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在喊她的名字。
“林微,加油!”
是江逾白的声音。林微猛地抬头,看见他站在跑道边,手里拿着一瓶水,正朝着她的方向挥手。他的脸上带着笑容,眼神里满是鼓励,像是一束光,瞬间照亮了林微疲惫的神经。她咬了咬牙,加快脚步往前冲,最后虽然只得了第六名,但当她走到江逾白面前时,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跑得不错。”江逾白把水递给她,“累坏了吧?快喝点水。”
林微接过水,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指,又是一阵发烫。她低着头,小声说:“谢谢你,江逾白。你等下也要比赛了,加油。”
“好。”江逾白笑了笑,转身走向自己的起跑区。
林微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后来江逾白在1500米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冲过终点线时,全班同学都在为他欢呼,林微也跟着鼓掌,比自己得了奖还开心。她看着江逾白被同学们围在中间,脸上带着汗水,却笑得格外耀眼,突然觉得,能这样远远地看着他,就已经很好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冬天来了,教室里开始供暖,窗户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花。林微的草稿纸上,除了公式和题目,还多了很多江逾白的名字,有时候写得很小,藏在解题步骤的缝隙里,有时候写得很大,占了整整一页纸,写完后又会用涂改液小心翼翼地盖住,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元旦前夕,班里要举办元旦晚会,大家都在忙着布置教室。林微被安排和江逾白一起吹气球,她拿着气球,手都在抖,生怕自己吹不好。江逾白看出了她的紧张,笑着说:“别紧张,慢慢吹,吹到差不多大就行。”
他一边说,一边给她做示范,手指捏住气球口,轻轻往里吹气,气球慢慢变大,在他手里显得格外听话。林微学着他的样子,终于吹好了一个气球,刚要系上,气球突然破了,吓了她一跳。江逾白忍不住笑了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没关系,再吹一个就好。”
那天晚上,教室里挂满了气球和彩带,同学们唱歌、跳舞、玩游戏,气氛格外热闹。林微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着江逾白和同学们一起玩狼人杀,他当法官的时候,声音格外认真,偶尔被同学调侃,也只是无奈地笑笑。晚会快结束的时候,有人提议大家互相写贺卡,林微犹豫了很久,还是拿出了一张自己最喜欢的星空图案的贺卡,在上面写了一行字:“江逾白,祝你新年快乐,高考顺利。”
她没有署名,只是在贺卡的角落画了一个小小的星星。晚会结束后,同学们都在互相交换贺卡,林微拿着贺卡,走到江逾白的座位旁边,却看见他的桌上已经放满了贺卡,有同学正在跟他说话。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贺卡悄悄放在了他的桌角,转身跑回了自己的座位,心脏砰砰直跳,生怕被他发现。
第二天早上,林微走进教室,看见江逾白正在整理桌上的贺卡,他拿起那张星空图案的贺卡,看了看,然后放进了自己的书包里。林微心里一阵窃喜,又有些紧张,不知道他有没有猜到是自己送的。
春天来了,离高考越来越近,教室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大家都在埋头做题,连课间休息的时间都在讨论题目。林微的成绩不算顶尖,每次模拟考后,都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难过。有一次,她拿着满是红叉的数学卷子,趴在桌上偷偷掉眼泪,突然感觉有人在她的桌角放了一张纸条。
她抬起头,看见江逾白已经走回了自己的座位,正在认真做题。林微拿起纸条,上面写着:“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可以这样,先算辅助线,再用勾股定理,你试试。别灰心,加油。”
字迹干净利落,是江逾白的字。林微看着纸条,眼泪突然就止住了,心里暖暖的。她按照江逾白说的思路,果然解出了那道题。从那以后,只要遇到不会的数学题,林微就会把题目写在纸条上,悄悄放在江逾白的桌角,第二天早上,总能在自己的桌角看到写满解题步骤的纸条。
他们从来没有当面讨论过题目,却用这种方式,形成了一种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默契。林微的数学成绩渐渐有了起色,每次看到自己的卷子上红叉越来越少,她都会想起江逾白的帮助,心里充满了感激。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学校组织了一次誓师大会。那天下午,全体高三学生在操场上集合,校长讲话的时候,林微偷偷看向江逾白,他站在队伍的前面,眼神坚定,像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加油。誓师大会结束后,同学们都在互相加油打气,林微走到江逾白面前,鼓起勇气说:“江逾白,高考加油,我们都要考上自己想去的大学。”
“好。”江逾白看着她,眼睛格外亮,“你也加油,林微。”
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林微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脸上发烫,连忙转身跑开,连句“再见”都忘了说。
高考终于来了,那几天天气格外炎热,阳光刺眼。林微走进考场前,在考场门口看见了江逾白,他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手里拿着一瓶水,正在跟同学说话。看见林微,他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句“加油”。林微也笑着点头,走进了考场。
考试的时候,林微偶尔会想起江逾白,想起他的帮助,想起他的笑容,心里就会变得格外平静。她认真地答题,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也希望江逾白能考上他想去的大学。
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同学们都在教室里收拾东西,互相交换联系方式。林微看着江逾白,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想把里面关于他的句子撕下来给他看,却又没有勇气。最后,她只是走到他面前,说了句“再见,江逾白”。
“再见,林微。”江逾白看着她,眼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却又很快消失了,“祝你未来一切都好。”
林微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教室,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他们会去不同的城市,读不同的大学,开启新的生活,而她的暗恋,就像夏夜晚风一样,温柔却短暂,最终会消失在时光里。
暑假里,林微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她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离江逾白所在的城市很远。她没有问江逾白考上了哪所大学,也没有再联系他,只是偶尔会想起高三的日子,想起那个带着皂角香的少年,想起他的眼睛,他的笑容,还有那些未寄出的信。
开学前的一天晚上,林微整理旧物,翻出了那个星空图案的贺卡,还有那些写满解题步骤的纸条。她把它们放进一个盒子里,轻轻盖上盖子,像是在封存一段珍贵的回忆。窗外的夏夜晚风吹进来,带着淡淡的花香,林微看着窗外的星空,心里默默说:“江逾白,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祝你一切都好。”
她的暗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轰轰烈烈,只有默默的关注和小心翼翼的守护,像一颗埋在心底的种子,虽然没有开花结果,却在她的青春里,留下了最温柔的痕迹。而那些未寄出的信,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最终都变成了夏夜晚风里的秘密,消散在时光里,却永远留在了她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