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张真源:十七岁无解方程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NT张真源  明星短篇   

不浪漫的浪漫

张真源:十七岁无解方程

期中考试的风波渐渐平息,唐嘉初调整心态,成绩很快回到了应有的水平。但那次楼梯间的对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平。她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张真源,发现这个“理科大脑”在看似不通人情世故的表象下,藏着一些极为笨拙却也极为真诚的举动。

她会发现,她的水杯总是满的,因为张真源会在每次自己去接水时,顺手带上她的杯子。

她会发现,当她偶尔在自习课上趴着小憩时,张真源会不动声色地把窗户关小,或者把自己的校服外套轻轻搭在她身上。

她还会发现,她随口提到哪本参考书很难买,没过几天,那本书就会出现在她的课桌上,而张真源只会淡淡地说一句:“刚好看到,多买了一本。”

这些细节,微不足道,却像涓涓细流,温暖着唐嘉初的心。她意识到,张真源的关心,不是用语言表达的,而是用行动编码的,像一段运行在他逻辑核心深处的、沉默却可靠的守护程序。

而张真源,似乎也在尝试突破他自己的“系统限制”。在唐嘉初的耐心“熏陶”下,他对文科的“耐受度”似乎提高了一点点。虽然写作文依然困难,但在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上,他不再完全排斥“感性”分析。他甚至会尝试用他那套独特的逻辑去理解,比如,他会问唐嘉初:“这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景物,导致认知偏差的一种文学化表达?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唐嘉初每次都被他这种奇特的解读角度逗得哭笑不得,但也会认真跟他讨论,试图在他的逻辑体系和文学审美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张真源的眼神里,不再只有面对陌生领域的排斥,多了一丝探究的兴趣。

一天晚上,唐嘉初在整理错题本时,意外地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小的、折叠起来的活页纸。她好奇地打开,上面竟然是张真源的笔迹!但不是公式和演算,而是一幅简单的、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的……漫画?

漫画的内容非常抽象:一个坐标系,横轴标着“时间t”,纵轴标着“情绪强度E”。一条波浪线在坐标系中起伏,旁边用箭头标注着一些事件:“收到糟糕的试卷”、“听到鼓励的话”、“一起吃晚饭”……而在波浪线的最高点,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爱心,爱心旁边写了一行小字:“当E值超过阈值,系统提示:这大概就是‘开心’。”

没有落款,没有署名。

唐嘉初拿着这张纸,反复看了好几遍,先是疑惑,然后是惊讶,最后,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感动和好笑的热流涌上心头,让她的脸颊微微发烫。

这……是张真源式的“情书”吗?

用函数图像来模拟情绪变化,用“阈值”和“系统提示”来定义“开心”……这大概是全世界最不浪漫的浪漫了。但唐嘉初却从中读懂了那份独属于张真源的、笨拙到极致的真诚和努力。他在用他唯一熟悉、唯一感到安全的方式——数学和逻辑,来尝试表达一种他可能自己都还无法准确定义的情感。

她没有去问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纸重新折好,放回了错题本里,当作一个甜蜜的秘密珍藏起来。

作为回应,几天后,唐嘉初送给了张真源一本精装的《百年孤独》。张真源有些疑惑地接过,他听说过这本书,但从未涉猎过这类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

“送给你。”唐嘉初微笑着说,“也许你看不懂,或者觉得不‘科学’,但没关系。就当作一个……不同的思维模型来看看。”

张真源翻开扉页,看到上面有一行唐嘉初清秀的字迹:

“我们都是孤独的星球,有着各自的运行轨道和引力法则。但相遇的瞬间,引力波发生了共振,彼此的轨迹都因此而改变。——致我唯一的,来自B-612星球的张真源同学。”

张真源看着这行字,久久没有说话。他或许无法完全理解其中引用的文学典故和诗意比喻,但他看懂了“孤独的星球”、“引力”、“共振”、“轨迹改变”这些词汇。这些词汇,在他的知识体系里,是可以用精确的物理公式来描述的。

他抬起头,看向唐嘉初,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芒,有困惑,有探究,还有一丝……仿佛破解了某个难题般的明亮。

“引力波……确实会改变时空结构。”他喃喃地说,然后,极其罕见地,嘴角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形成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微笑”的弧度。

“谢谢。”他说,将书紧紧抱在怀里,“我会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非线性系统模型来研究。”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两个相视而笑的少年身上。没有告白,没有牵手,但某种比爱情更厚重、比友情更亲密的情感,已经在他们之间悄然生长,如同藤蔓,悄然缠绕上了青春的坐标系。

上一章 压力下的裂痕 张真源:十七岁无解方程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家长会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