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学校,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小组项目中。
白天上课、泡图书馆、和组员讨论,晚上回到小公寓继续完善报告,生活充实而规律。
每晚和张凌赫的视频通话是雷打不动的项目,隔着时差,有时他那边是清晨,有时是深夜,但无论多忙,他总会抽出时间,看看她,听她说说一天的琐事。
他从不问她是否想他,但总会用各种方式刷存在感。
比如,让陈默定时送来她喜欢的水果和点心。
比如,在她抱怨A市突然降温时,第二天就收到同城快递送来的新款保暖外套。
比如,在她为报告最后的数据图表发愁时,他会不经意地推荐一个简单易用的专业软件。
他的支持无处不在,却又恰到好处地维护着她的独立空间。
一周后,小组报告公开演示。
温妤作为主讲人之一,站在讲台上。
台下坐着同学和老师,目光汇聚。
然而,当她开始讲述,投入到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中时,紧张感渐渐消失了。
她的声音从最初的细微,变得越来越清晰、自信。
她讲述着老城区砖石的温度、铁艺的岁月痕迹、木质窗棂承载的生活记忆…
逻辑清晰,情感真挚。
演讲结束,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指导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表扬了她们小组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
温妤的脸因激动和羞涩而泛红,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
她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一个人。
刚走出教学楼,手机就响了。
屏幕上跳跃的名字让她心跳漏了一拍。她赶紧接通。
张凌赫“演示结束了?”
张凌赫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笑意,背景音是机场广播。
张凌赫“陈默刚把现场视频发给我看了。”
温妤惊讶地睁大眼睛。
温妤“你、你看了?”
张凌赫“嗯,”
他低声笑,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
张凌赫“我们的小鱼,在台上会发光。”
一股暖流猛地冲上温妤的眼眶,视线瞬间模糊了。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紧张,在听到他这句话的瞬间,都变得无比值得。
温妤“你在机场?回来了?”
她哽咽着问。
张凌赫“刚落地。”
张凌赫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跨越重洋的思念。
张凌赫“在学校门口等我,我来接你回家。”
温妤挂掉电话,用手背擦了擦眼角,几乎是跑着冲向校门口。
秋日的阳光金灿灿的,落在她身上,也落在不远处,刚刚停稳的黑色轿车上。
车门打开,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走了出来,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却依旧挺拔耀眼。他张开手臂,脸上是温柔而期待的笑容。
温妤没有任何犹豫,像一只归巢的鸟儿,飞奔过去,扑进了那个为她敞开的、温暖坚实的怀抱里。
这一次,是她主动地、紧紧地抱住了他。
将头深深埋在他的胸膛,呼吸着那令人安心的气息。
温妤“我好想你。”
她声音闷闷的,带着哭腔,却充满了失而复得的喜悦。
张凌赫收紧了手臂,将她牢牢圈在怀中,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沙哑而满足:
张凌赫“我也是,宝宝。”
——————

·兔感恩哦我真的不知道这个人要干嘛!
·兔加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