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指尖刚触到新运来的硫磺矿样,梁九功带着人已至工坊门外。
明黄色的宫灯映着廊下积雪,他身后跟着个身着石青色补服的中年男子,袖口沾着点点黑褐色药渍,正是戴梓。
“格格,戴大人已遵旨调任,工部那边的图纸和器具明早就会尽数送来。”
梁九功躬身回话时,眼角余光瞥见宜修案上摊开的火药配方,纸页边缘还沾着细如粉尘的硝石颗粒。
戴梓却没顾上礼数,目光早被桌案上那架黄铜制的药筛吸引。
三层镂空的筛网各有不同孔径,最下层的细网眼竟能滤去硝石里的盐卤杂质。
他在工部琢磨三年都没解决的提纯难题,竟被眼前这架简单器具化解大半。
“格格这筛子……”他话音刚落,宜修已将一张折好的图纸递过去。
纸上用炭笔标注着“蒸汽烘干炉”的结构,旁侧小字写着“以沸水蒸汽控温,去硝石中三成水分”,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压力表草图。
戴梓的手指在图纸上摩挲,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在工部见惯了按古法熬硝的匠人,熬出的硝石总带着潮气,装枪时稍不留神就炸膛。
如今这法子若能成,火药的燃速至少能稳三成。
“戴大人且先熟悉工坊,明日起便带着匠人试造这烘干炉。”
宜修抬手示意宫人搬来炭火盆,看着戴梓捧着图纸的模样,忽然想起系统方才的话。
她垂眸添了块银丝炭,炭火噼啪声里,系统的声音又在脑海响起:“宿主,太子还在影壁后躲着呢,探了三次头都没敢进来。”
宜修唇角微扬,却没回头。她知道胤礽来是为了什么。
前几日他还在御花园跟人说,后宫妇人摆弄火药是“舍本逐末”,如今见康熙连戴梓都调来,怕是又想探探她的底细。
“宿主,戴梓方才看您的眼神,活像京郊猎场上见了肉骨头的猎犬。”
系统的语气带着调侃,“您不过是改了提纯和烘干的法子,这些匠人至于这么激动吗?”
“至于。”宜修拿起案上的黄铜量勺,将硝石、硫磺、炭粉按新配比称量,“你可知去年雅克萨之战,我军的火炮为何总比沙俄的短半里射程?”
她将配好的药粉倒入纸筒,“不是工匠不用心,是咱们的火药里杂质太多,燃爆时力散得快。”
系统沉默片刻,才道:“可您这法子要是传开,会不会有人忌惮?”
“忌惮也得忍着。”宜修将纸筒封好,贴上“试爆三号”的标签.
“沙俄在东北陈兵三万,葛尔丹又在西北蠢蠢欲动,朝堂上还有人想着用‘德化’安抚。”
她走到工坊窗边,望着远处宫墙轮廓,“唯有大炮的射程够远,精准度够高,才能让那些豺狼虎豹不敢轻易来犯。”
正说着,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宜修不用看也知道是胤礽,他那身月白锦袍在雪地里太显眼,方才廊下的宫灯早照得分明。
“太子殿下既然来了,何不进来看看?”
宜修转身时,正见胤礽僵在门口,手里还攥着个暖手的。
他显然没料到会被点破,脸色有些发红,支吾着说:“孤……孤就是路过,看看你这里的炭火够不够。”
宜修没戳破他的借口,只指了指案上的火药配方:“殿下若是感兴趣,也可看看。“
”这火药若是能改良成功,日后我大清的将士,在战场上也能少流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