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站在另一侧,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看向宜修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赏。
当初与她合作,果然是最正确的决定。
宜修再次叩首谢恩,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青砖,却丝毫感觉不到寒意。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封号的好H,更是康熙给她的护身符。
也是她在这深宫里立足的根本。
起身时,她的目光不经意间与柱后的胤禛对上,那双曾经让她觉得温润如玉的眼睛里。
此刻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探究,还有一丝她看不懂的晦暗不明。
宜修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随即便收回了目光,重新看向康熙,语气恭敬:“臣女谢万岁爷恩典,日后定当更加尽心,不辜负万岁爷的信任。”
康熙笑着点头,招手让她上前,指着桌上的账本说:“你看看这国库的数目,比去年翻了近一倍,若不是你,朕还得为西北的军饷头疼呢。”
他越说越高兴,细细叮嘱了几句关于后续生意的安排,那亲近的模样,让殿中不少人都暗自心惊。
胤禛站在原地,看着眼前君臣相得的画面,只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
他想起从前在潜邸时,宜修总是默默地不说话,从不争不抢,可他却从未真正在意过她。
如今她一朝崛起,背靠康熙,手握财权,身边还有胤禟这样的盟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被他随意忽视的女子了。
雪还在不停地下,乾清宫的暖阁里却暖意融融。
宜修站在康熙身边,从容不迫地回答着关于盐糖生意的各种问题,条理清晰,见解独到。
胤禛看着她的背影,忽然意识到,他或许从一开始,就看错了这个女人。
御书房内的龙涎香漫着清冽的烟气,康熙指尖捏着那页记着火药配方的宣纸,目光扫过阶下众人时。
正见胤禛微微前倾着身子,显然是等着宜修开口,好顺势接话搭腔。
谁料胤禛喉结刚动了动,胤礽的声音就先一步撞进了殿内:“皇阿玛,儿子认为此举该让昭宁自己去做!”
这话一出,胤禛搭在袖中的手悄然收了收,眉峰几不可察地蹙了下。
康熙抬眼看向胤礽,指节在御案上轻轻叩了叩,眼底藏着几分无语。
方才还在议着火药量产的要紧事,这太子倒好,注意力全飘到“功劳归属”上了。
“太子这话就偏了。”康熙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沉稳。
“昭宁能研制出火药已是大功,工部掌着营造之事,让他们按配方量产,本就是各司其职。你倒好,先替她算起功劳来?”
胤礽被噎了一下,却还是梗着脖子道:“可那是昭宁熬了几夜才配出来的方子,凭什么让工部那些老家伙坐享其成?”
他想着宜修在火器营里灰头土脸的模样,手里磨破的药疹还没好,哪能让旁人轻易占了便宜。
宜修站在一旁,听着胤礽的话,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
她上前一步,屈膝行了礼:“万岁爷,太子殿下多虑了。火药配方既已献上,便该为朝廷所用,工部接手量产,能更快将其用于边防,这才是要紧事。”
康熙点点头,目光落在宜修身上时多了几分赞许:“还是昭宁通透。“
”你既这么说,那此事便交予工部,你只需时不时去督查,确保配方无误即可。”
“臣女遵旨。”
宜修应下,抬眼时正好对上胤禛的目光,他眼底带着几分了然,仿佛早知道她不会执着于这点功劳的事。
待众人退下,康熙看着宜修的背影,对身旁的梁九功道:“这丫头心里装的,可比太子和老四都要远些。”
出了御书房,胤禛才追上宜修,笑道:“方才看你神色淡然,倒不像太子那般急着争功。”
宜修拢了拢袖口,指尖触到藏在袖中的一张图纸。
上面画着改良后的火铳草图,枪管更长,还加了准星。
“工部要功劳便给他们,”她声音轻缓,却带着笃定。
“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做“
心里暗想”火器改良升级,可比守着一个火药配方有意思多了。”
胤禛看不懂她眼里执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