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映晚您是说“古典回声厅”吗?
江映晚我看过介绍!很多知名演奏家都在那个厅录过作品!声场非常完美!
张凌赫哦?
红灯转绿。
张凌赫踩下油门,车子重新汇入车流,那份因为短暂停驻而略显凝滞的气氛也随之流动起来。
谈论音乐厅的话题似乎让江映晚放松了些,她侧着头,看着窗外掠过的城市脉搏。
江映晚古典回声厅确实非常独特。
她接着说,声音恢复了清亮的音色,
江映晚它的穹顶设计据说借鉴了古代神庙的回声原理,能在完全不依赖电子扩音的情况下,让音色均匀饱满地流淌到每一个角落。
江映晚就像...就像整个大厅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共鸣箱。
江映晚眼中闪烁着对专业领域的热忱光芒,那是只有在谈起音乐时才会毫无保留流露出来的光彩。
张凌赫只是听着,并没有像普通成年人那样敷衍地夸奖一句“懂得真多”。
他安静地驾驶,像是在认真思考她话语里描绘的场景。
过了一会儿,才淡淡接了一句,
张凌赫建筑的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的艺术。
他的角度,带着一个成功的商业决策者特有的理性视角,但其中蕴含的理解和认可,江映晚敏锐地捕捉到了。
这细微的回应,竟让她心头滋生出一丝被郑重对待的欢喜。
车子驶过几条宽阔的主干道,拐进一条两侧矗立着百年法桐的林荫路。
浓密的树冠交织成绿色的穹顶,遮蔽了午后依然热烈的阳光,留下满地晃动的碎金。
空气里弥漫开植物和泥土湿润的气息,仿佛城市的喧嚣在这一刻被按下了静音键。
张凌赫这里是学院的文脉区。
张凌赫稍微降下了车速,有意让她感受这片氛围,
张凌赫过去的老校区就在这里扎根。很多历史建筑都保护得很好。
江映晚贪婪地望着窗外。
那些红砖墙、拱形窗、攀附着常青藤的老楼,历经风雨剥蚀,在阳光树影中沉淀着独特的沧桑感和岁月赋予的优雅韵律,与她即将踏入的那片艺术净土气质交融。
车速减慢后,窗外骑着单车匆匆掠过的年轻身影也多了起来。
那些飞扬的发梢,背着琴盒画具、步履轻盈的身影,空气中隐隐约约飘来不成调的琴音或练声的咿呀......一切都昭示着目的地近在咫尺。
心脏不受控制地加快了跳动。
那些踌躇和憧憬糅杂在一起在胸腔里胀开,她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不多时,车窗外,一块古朴庄重、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题写的校名石赫然映入眼帘——“中央音乐学院”,金色的字迹在树影里沉稳肃穆。
车子缓缓减速,拐过弯,高大通透的铁艺雕花校门已经矗立在眼前。
张凌赫前面就是东门了。
张凌赫的声音平稳地传来,
张凌赫直接开到宿舍楼下?还是送到门口自己进去?
他侧过头征询江映晚的意见,深邃的眼眸如同古井微澜,平静得看不出任何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