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昭的顶楼安全屋并非沈璃想象中的那种充满高科技设备的冰冷空间。相反,它更像一个设计精良、极具品味的豪华公寓,只是隐藏在寻常视野之外,需要通过专用电梯和多重生物识别才能进入。宽敞的客厅,整面的落地窗可以俯瞰城市全景,室内装修以暖灰色和原木色为主,简洁而舒适。
“这里很安全。”陆昭将她的行李箱放在客卧门口,“所有玻璃都是防弹的,信号被屏蔽和加密,物业记录里这一层是不存在的。你需要什么,可以随时联系陈默,或者直接告诉我。”
他的安排周到而保持距离,将主卧留给她,自己则选择了次卧。这种尊重让沈璃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谢谢。”她环顾四周,注意到客厅的书架上并非装饰品,而是摆满了各种书籍,从商业管理到玄学秘术,甚至还有一些罕见的古籍影印本。其中几本关于命理和古代符号学的书,与她祖母收藏的版本一模一样。
陆昭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语气平淡:“知己知彼。”
沈璃没有接话,只是走到窗前。夜色中的城市依旧灯火璀璨,但站在这个高度,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危险。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她竟然和这个命定中既相互吸引又相互忌惮的男人,共处一室。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节奏。白天,他们各自处理“镜城”项目的工作,通过视频会议和邮件与团队沟通,尽量避免同时出现在公司引起注意。晚上,则在这间安全屋里,进行着一种心照不宣的“信息共享”与“共同研究”。
起初,交流是谨慎而有限的。两人各自占据书房的一角,翻阅着带来的资料,偶尔就某个晦涩的符号或一段模糊的记载交换意见,语气客气而疏离。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雨夜。沈璃在尝试解读祖母绢帛上一段关于“气机牵引”的复杂图示时,遇到了瓶颈,眉头紧锁。陆昭处理完工作邮件,抬头看到她困扰的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这里,”他指着图示中的一个节点,“林家古籍里提到过类似的结构,称之为‘灵枢’。它不是静态的通道,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需要阴阳两种力量的微妙调节才能稳定。”他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画了一个补充示意图。
他的笔触流畅,解释清晰,一下子点醒了沈璃。她惊讶地看了陆昭一眼,没想到他对沈家传承的学问也有如此深的了解。
“看来,‘知己知彼’做得不错。”她语气略带调侃,但眼神中的戒备减少了几分。
陆昭微微勾了下嘴角:“彼此彼此。”他早就注意到,沈璃带来的几本笔记边缘,有细小的批注,显然她也在深入研究林家的传承。
这次小小的突破打破了僵局。之后的夜晚,他们的交流变得频繁和深入起来。他们发现,林家的“天缺之命”侧重于对外部能量(天地之气)的感知与引导,而沈家的“七窍玲珑心”则更擅长内在能量(精神、心力)的精细操控。两种传承看似迥异,实则互补,很多单独难以理解的难题,在结合两家视角后,竟豁然开朗。
一次,在讨论一种可能用于稳定命格共鸣的古老冥想术时,沈璃无意中哼起了一段祖母常唱的、旋律古怪的安神曲调。陆昭猛地抬起头:“这调子…我小时候发烧说胡话时,母亲好像也哼过类似的,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两人都愣住了。不同的家族,跨越时空,竟然流传着相似的古老音律。这更像是一种佐证,说明林沈两家的渊源,远比他们知道的更为深远。
共同的研究拉近了距离,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命格之间的天然吸引,在朝夕相处中变得更加明显。有时,当两人靠得很近讨论资料时,沈璃的手串会微微发烫,陆昭的铜钱也会产生共鸣般的震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既有智力碰撞的火花,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暧昧与危险。
一次,沈璃煮咖啡时不小心烫到了手,陆昭几乎是本能地抓住她的手腕,拉到水下冲洗。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接触的瞬间,两人都感到一股明显的电流窜过,比之前的任何一次试探都要强烈。沈璃下意识地想抽回手,但陆昭握得更紧了些,直到确认烫伤不严重才松开。
“抱歉。”他后退一步,声音有些低哑。
“没关系。”沈璃转过身,心跳有些失序。她能感觉到陆昭的目光落在她的背上,灼热而复杂。
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不断考验着他们的定力和底线。他们是盟友,是研究对象,还是潜在的…更多可能?祖母的偈语“须问本心”时常在沈璃脑中回响。而陆昭则不断想起父亲笔记中“共生”的提议,以及秦先生关于“生存”的警示。
一天晚上,陈默发来消息,确认之前潜入沈璃公寓的势力与一个国际情报掮客组织有关,而这个组织疑似与“影阁”有资金往来。同时,监控显示沈璃的公寓附近仍有不明身份的人徘徊。
“他们很有耐心。”陆昭将平板电脑递给沈璃。
“也在等我们露出破绽。”沈璃看着监控画面,眼神冷静,“或者,在等我们有所行动。”
陆昭点头:“我们不能一直被动防守。‘三世镜’是关键,必须加快寻找它的下落。”
根据目前整合的线索,真正的“三世镜”在民国那次失败尝试后碎裂,碎片可能流落四方。莫云深美术馆的那面是唐代仿品,但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
“莫先生那边,我明天再去拜访一次。”沈璃决定道,“或许他能提供更多关于镜子本体下落的信息。”
“我陪你一起去。”陆昭的语气不容置疑。
沈璃看了他一眼,没有反对。面对潜在的威胁,两人同行确实更安全。
安全屋的日子,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奇异气泡。外面危机四伏,里面却在进行着一场关乎生死与真相的探索,以及两颗充满戒备的心在命运牵引下的缓慢靠近。信任的幼苗在知识的土壤和共同的压力下悄然生长,但它能否经受住未来风雨的考验,仍是未知数。
第二天,当两人准备离开安全屋,前往澄观美术馆时,他们都感觉到,短暂的平静即将结束,新的风波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