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从隐秘宅邸归来,钦天监的气氛便如同拉满的弓弦,紧绷到了极致。林玄知变得更加忙碌,也更加沉默。他不再将自己局限于丹房或观星台,而是频繁地调动钦天监的力量,明里暗里地布置着什么。沈清璃能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撒开,目标直指那位权势熏天的三皇子。
她被更加严密地保护了起来,活动范围几乎被限制在了自己的小院。林玄知甚至在她院中额外布置了几个简易的防护阵法,并亲自教导了她启动之法。这种近乎本能的保护,让沈清璃在不安之余,心底又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流。
她知道,风暴将至。而这一次,她不再是被动等待命运的囚鸟,她想要与他并肩。
这日午后,天色阴沉,乌云低垂,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林玄知难得地出现在了沈清璃的小院,他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他们二人。
他站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仰头看了看晦暗的天空,然后转向沈清璃,目光深邃而复杂。
“三皇子那边,不会善罢甘休。”他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赵无极失踪,他必然警觉。接下来,恐怕会有更激烈的反扑。”
沈清璃的心微微一沉,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清璃明白。大人……有何打算?”
林玄知看着她,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石桌旁坐下,示意她也坐下。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平等地坐在一起,商讨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两条路。”林玄知伸出两根手指,语气冷静得近乎残酷,“一,我即刻送你离开汴京,安排你去一个安全的地方,隐姓埋名,或许能保平安。”
沈清璃想也不想地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他:“那大人您呢?您独自留下面对三皇子的怒火?清璃不走。”
她的拒绝如此干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让林玄知微微一怔。他看着她清澈眼眸中映出的自己的影子,心中那根名为理智的弦,再次被拨动。
“第二条路呢?”沈清璃追问道。
林玄知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第二条路……更险。我们需要主动出击,利用赵无极的口供和其他一些证据,在陛下面前,扳倒三皇子。”
沈清璃倒吸一口凉气。扳倒一位势大的皇子?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且不说证据是否充分,陛下是否会相信,单是三皇子及其党羽的反噬,就足以将他们撕碎!
“这……太危险了!”她忍不住说道。
“是危险。”林玄知承认,目光却锐利如刀,“但被动防守,只会让他一步步将我们逼入绝境。唯有主动出击,打乱他的部署,我们才有一线生机。”他顿了顿,看向沈清璃,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而且……这条路,需要你的配合。”
“我?”沈清璃愕然。
“你的‘七窍玲珑心’。”林玄知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审视,“陛下近年来愈发多疑,寻常证据,未必能取信于他。但你的灵觉……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感知到陛下的真实情绪,甚至……察觉到三皇子或其党羽言语中的破绽与恶意。”
他这是要将她推到台前,推到那最危险的御前对峙之中!
沈清璃的心跳骤然加速,手心沁出冷汗。御前奏对,一言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更何况,她要面对的,是心思深沉的皇帝和狠辣的三皇子!
看着她瞬间苍白的脸色,林玄知的心微微揪紧。他知道这个要求太过分,将她置于如此险境,非他所愿。但眼下,这或许是唯一能破局的方法。
“你若不愿,我即刻安排你离开。”他补充道,声音低沉,“第一条路,永远有效。”
沈清璃紧紧攥住了衣袖,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离开,意味着安全,也意味着……与他分离,将所有的危险留给他一人承担。留下,则意味着与他共同面对惊涛骇浪,生死与共。
她抬起头,望向林玄知。他坐在那里,身姿依旧挺拔,眼神依旧坚定,但她却从他眼底深处,看到了一丝极力掩饰的……疲惫与孤军奋战的寂寥。
他需要她。
这个认知,像一道光,瞬间驱散了她心中的恐惧与犹豫。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目光迎上他深邃的眼眸,声音清晰而坚定:“清璃愿与大人同行。第二条路,清璃选定了。”
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这八个字,她未曾说出口,却清晰地写在了她的眼神里。
林玄知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决,看着她那因紧张而微微抿起却依旧美丽的唇瓣,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一直以来的冷静自持,一直以来的权衡算计,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
他伸出手,越过石桌,轻轻握住了她因紧张而冰凉的手。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带着薄茧,包裹住她的柔荑,传递过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沈清璃浑身一颤,下意识地想抽回,却被他更紧地握住。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声音低沉沙哑,却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双手交握,谁也没有再说话。院外,风声渐起,卷着落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乌云愈发低沉,一场暴风雨似乎随时都会倾泻而下。
但在这一方小小的院落里,在这棵见证了太多秘密的老槐树下,两颗早已在命运漩涡中紧密相连的心,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彼此的跳动与温度。
前路艰险,生死未卜。但至少在这一刻,他们确定了彼此的心意,选择了携手同行。
风雨将至,但他们已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