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断更一段时间,后面就几十张几十张的发算了。
第四十八章:紫色低语与星尘之眠
青蓝色恒星的光芒如同温柔的画笔,为这片寂静的星域涂抹上生命的底色。那颗被紫色森林覆盖的行星,在星光照耀下,仿佛一颗镶嵌在黑色丝绒上的硕大紫水晶,静谧中蕴含着蓬勃的脉动。
林启与凌光所化的微光,如同被无形之网捕获的萤火,静静悬浮在行星的引力边界。它们太微弱了,微弱到任何稍强一些的恒星风或能量辐射都可能将它们彻底吹散。然而,这片年轻的恒星系似乎格外“温和”,引力稳定,能量平缓,为这两粒濒临熄灭的星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所。
来自行星的生机波动,如同持续不断的、温暖的潮汐,轻柔地冲刷着它们。这波动并非强大的能量,而是一种更本质的、“存在”的证明。它唤醒了微光深处某些沉睡的东西——不是记忆,也不是力量,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趋向”。
幽蓝的微光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向着行星的方向偏移了一寸。纯白的微光紧随其后,如同影子般依偎相伴。
它们开始了一场无声的坠落。
没有速度,没有轨迹,只是顺应着引力的牵引,如同两片羽毛,朝着那片广阔的紫色世界飘落。穿过稀薄而纯净的电离层,掠过漂浮着发光孢子云的大气中层,最终,浸染在了一片由无数从未见过的巨型紫色植物构成的、浩瀚无边的林海气息之中。
森林深处,一株尤为巨大的、叶片如同蓝宝石般剔透的古树,其树冠中央有一汪由晨露和星光汇聚成的天然水池。水池底部,铺满了能温和吸收并转化宇宙能量的银色细沙。
命运,或者说那缕星骸本源残留的指引,让这两粒星尘恰好飘落于此。
噗通。
微不可闻的涟漪。
幽蓝与纯白的微光沉入池底,轻轻落在银色细沙之上。在接触到细沙的瞬间,微光似乎稳定了一丝,那持续不断的消散趋势,终于被遏制了。
它们不再移动。
池水清澈,倒映着天空中三轮大小不一的月亮。紫色的森林在夜晚会发出幽幽的磷光,如同呼吸般明灭。陌生的、悠长的兽鸣从极远处传来,更添静谧。
在这里,时间失去了意义。
微光陷入了最深沉的“眠”。没有梦,没有思,只有最原始的“存”。池底的银沙和这片森林独特的生命场,为它们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维系,而它们彼此依偎的“共鸣”,则构成了一个微小的、封闭的循环,守护着那一点不灭的本源。
它们如同回到了胚胎状态,一切归零,等待着某个唤醒的契机。
……
星衡联盟,“星轨观测所”。
苏晚的眼圈深重,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在控制台前连续工作了多久。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中心是一个根据林启遗留模型构建的、模拟“虚无边界”能量潮汐的动态图。
“找到了!”一名研究员突然激动地喊道,“根据模型预测,在第七星区外侧,‘虚无边界’的壁垒将在七十六个标准时后出现一个短暂的‘薄弱窗口’!持续时间……不足零点三秒!”
零点三秒!对于星际航行而言,这短暂得如同一个眨眼。
“足够了。”苏晚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夜枭’的改进型,代号‘潜影’,能够做到。”她调出一艘线条更加流畅、通体覆盖着暗色吸波材料的隐形舰船蓝图。“它搭载了林启模型推导出的‘共振突入’协议,理论上,可以利用这零点三秒,穿透壁垒。”
“但这只是单程票。”林默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他刚刚结束了一场对边境星域“暗影之卵”残余势力的清剿,语气带着硝烟味,“我们无法预测对面的情况,也无法保证能回来。甚至……他们是否……”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
“我们必须去。”苏晚打断了他,眼神锐利,“不仅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联盟。不弄清‘园丁’和‘沉寂’的真相,联盟永无宁日。‘潜影’将会携带我们最尖端的技术和所有的调查数据,这本身就是一次赌博。”
一次用联盟未来作为赌注的豪赌。
“志愿者选拔已经完成。”林默沉声道,“都是最优秀的战士,清楚一切后果。”
“很好。”苏晚关闭了星图,“七十六小时后,行动开始。”
她走到观测窗边,望着窗外繁忙的星港。巨大的舰船如同迁徙的鲸群,在航道中有序航行。这是他们守护的世界,充满了混乱,也充满了希望。
“等着我们。”她对着无垠的星空,无声低语。
而在那片不知名的紫色星球,池底的光点,依旧在静谧中沉眠。一缕微弱的、带着清甜气息的紫色雾气,如同好奇的精灵,缓缓沉入池水,萦绕在那两点微光周围,试探着,触碰着。
沉睡的星尘,对此一无所知。
它们的归途,依旧漫长。而联盟寻找他们的脚步,已然迈出。希望与未知,再次于星辰间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