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之我在古代当看客
本书标签: 穿越 

盼归人

穿越之我在古代当看客

战事已起了三年。

  柳絮镇蜷伏在山峦的皱褶里,依旧平静得仿佛一潭深水,只是人烟日渐稀少。年轻男子大多投军去了,留下些老弱妇孺,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如年。镇东头那棵老槐树越发苍老了,枝叶却依然茂盛,在春日里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树下常坐着个年轻女子,名唤芸娘。她手中总捏着一封信,纸边已磨损得起了毛,字迹也有些模糊了。

  “阿芸,又等信呐?”卖豆腐的老张推车经过,每日都这般问上一句,三年来从未变过。

  芸娘抬起头,眼中含着淡淡的笑意,像是初春湖面上泛起的微波。她望着前方那条小路“是啊,等着呢。”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老张摇摇头,推车吱呀吱呀地远去。

  芸娘的目光又回到远处那条通往镇外的小路。她知道,战事吃紧,书信来得慢,但总会来的。林生答应过的,就一定会做到。

  林生的信是她这三年来最大的慰藉。第一年,信来得勤,几乎每月都有。信封上总会沾着些尘土,仿佛带着远方的风霜。芸娘每次接到信,总要先抚平信封的边角,然后小心翼翼地拆开,生怕弄坏了一个字。

  “芸娘卿卿如晤,”林生的字迹工整,一如他为人般端正,“边塞苦寒,风沙扑面,每每思及家乡青山绿水,及卿之笑靥,便觉温暖如春...”

  芸娘读到这些句子时,总会不自觉地微笑,仿佛看到林生伏在营帐中,借着摇曳的烛光,一字一句写下思念。

  第二年,信渐渐少了,但每隔两三月,总会有一封。字迹有时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就。有一回,信纸上甚至沾着一点暗褐色的痕迹,芸娘不敢细想那是什么。

  “战事吃紧,连日转战百里,”林生在信中写道,“每每疲惫欲死之际,想到卿在故乡等候,便又生出无穷力气...”

  芸娘不介意信的稀疏,她将每一封信都珍藏在一个木匣中,那匣子是林生临走前亲手为她做的,上面刻着并蒂莲。夜深人静时,她常取出所有信件,按日期排好,一遍遍地重读。信纸已经软得几乎要化在手中,每一个字她都铭记于心。

  第三年,信来得更稀疏。最近的一封,已是半年前了。那封信格外短,字迹却异常工整,仿佛林生用了极大的心力书写。

  “芸娘吾爱,”信中写道,“大战在即,若三月无信,勿忧。此战若胜,太平可期。战事毕,我即归。勿念,保重。”

  芸娘记得那日读信时,窗外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她反复读着那短短几行字,心中莫名地不安。林生从未写过如此简短的信,也从未预先告知可能无信。但她很快安慰自己:大战在即,他必是忙碌非常。

  如今半年过去了。整整一百八十多个日夜,芸娘每日午后都会来到老槐树下,望着那条小路。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春雨绵绵时,她撑着油纸伞,看雨水沿着伞骨滑落,在地上溅起小小水花。她记得林生最喜雨天,常说雨中的柳絮镇最美,青石板路泛着光,屋檐下垂着珠帘。

  夏日炎炎,槐树投下浓荫,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芸娘捧着信匣,一读就是整个下午。有时读着读着便睡着了,梦中见到林生归来,身着戎装,胸前佩着功勋章。

  秋叶纷飞时,她看着金黄的叶子旋转着落下,铺满小路。她会想起与林生儿时在此嬉戏的场景,两个小小的身影在落叶中追逐笑闹。

  冬日严寒,她裹着厚厚的棉衣,呵气成霜。镇上的妇人劝她莫要日日去等,她只是笑笑,第二日照旧出现在老槐树下。

  “芸娘!芸娘!”急促的呼喊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正好,槐树新发的嫩叶在风中轻轻摇曳。芸娘抬头,见是同镇的刘大嫂气喘吁吁跑来,脸上洋溢着难得的喜色。

  “听说大军凯旋了!已经到县城了,明日就来咱们镇上!”刘大嫂的声音因激动而尖利。

  手中的信纸飘落在地,芸娘猛地站起身,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不安。终于回来了,可是为什么林生没有提前来信?这半年来,她寄出的信都有七八封了,为何一封回信也没有?

  那一夜,芸娘彻夜未眠。她将林生所有来信重新整理,按日期排好,一遍遍地读。窗外偶尔传来喧闹声,是镇上的人们在准备明日迎接将士归来。她听到邻家婶娘兴奋地规划着如何装饰街道,听到孩子们练习着欢迎的歌曲。

  芸娘取出最好的布料,连夜赶制了一件新衣,那是林生最喜欢的淡蓝色,他说这颜色像极了春日清晨的天空。针线在布料间穿梭,她的心也随之起伏不定。喜悦与恐惧交织,希望与担忧并存。

  次日清晨,柳絮镇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镇民们聚在街道两旁,手中捧着鲜花、食物,等待着英雄们的到来。孩童们穿着节日才穿的衣裳,在人群中穿梭嬉戏。

  芸娘站在人群最前面,手心渗出细密的汗。她精心梳妆过,发间插着林生送的木簪,那是他亲手雕刻的,簪头是一朵小小的芸兰花。

  号角声从远处传来,接着是马蹄声和脚步声。一支队伍出现在街道尽头,旗帜飘扬,虽然衣衫褴褛,但步伐整齐。人群爆发出欢呼声,孩子们奔跑着送上鲜花。

  芸娘急切地扫视着每一个经过的面孔,寻找那个她朝思暮想的人。士兵们大多面带疲惫,但眼中有着胜利的喜悦。他们与亲人相拥,诉说着离别之情。到处是重逢的哭声与笑声。

  队伍很长,芸娘从头看到尾,却没有找到林生。她的心开始下沉,却仍抱着一丝希望:或许林生因功受了封赏,留在京城了?或许他伤势未愈,在后面慢慢走?

  人群渐渐散去,重逢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却也衬得那些未能等到亲人的人们越发凄凉。芸娘仍站在原地,目光死死盯着道路的尽头

  这时,一个年约三十的战士走向她。那人步履沉重,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他神色凝重,眼中有着难以掩饰的哀伤。

  “姑娘可是芸娘?”那人的声音沙哑,像是久未饮水。

  芸娘点头,心跳如鼓。她注意到军人手中拿着一个熟悉的布包,那布料她认得,是当初她亲手为林生缝制的行囊。

  “我叫李雍,是林生的战友。”军人顿了顿,从怀中取出那个布包,双手微微颤抖,“这是他托我交给你的。”

  芸娘没有接,只盯着李雍的眼睛:“林生呢?他为何自己不回来?”

  李勇低下头,沉默片刻,再抬头时眼中已有泪光:“林生兄弟他...半年前在决战中...中了敌人埋伏...”

  后面的话芸娘听不清了,只觉得天旋地转。她摇头,一步步后退:“不可能,不可能的,他答应过我会回来。你们弄错了,一定弄错了...”

  李雍深吸一口气,打开布包,里面是几锭金子和一封信。信的封面上是芸娘熟悉的字迹,写着“芸娘亲启”。

  “这是林生所有的积蓄。”李雍的声音哽咽了,“他常说,等战事结束,要用这些钱给你买处好宅子,门前要种芸兰花。这信...是他最后一战前写的,嘱咐我若是他回不来,定要交到你手上。”

  芸娘颤抖着接过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芸娘吾爱,若见此信,恐我已不能履行归家之约。莫要过于悲伤,我赴战场本为予你太平生活,今虽死而无憾。唯愿你余生安稳,勿以我为念。今生缘浅,来世再续。林生绝笔”

  信纸从指间滑落,芸娘怔怔地望着远方,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空荡荡的道路和飘落的柳絮。远处的欢庆声仍在继续,庆祝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那些声音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模糊而不真实。

  她弯腰拾起地上的信纸,轻轻抚平褶皱,仿佛在抚摸爱人的脸庞。然后她转身,慢慢走向那棵老槐树。她坐下来,一如过去三年中的每一天,望向远方。

  夕阳西下,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卖豆腐的老张推车经过,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默默离开了。

  芸娘从怀中取出所有信件,紧紧抱在胸前。晚风拂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远方传来的低语。

  她知道,明天,后天,以后的每一天,她还会来这里等待。

  等待那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人。

穿越之我在古代当看客最新章节 下一章 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