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的烈度在瞬间被提升至顶峰。当严浩翔和张真源率领的精锐小组如一把淬毒的匕首,悄无声息却又决绝地刺向敌方阵型腹地时,整个“倾听者”防御体系的运转也达到了某种浑然天成的极致。
王橹杰立于主控台前,身形挺拔如松。全息沙盘上敌我态势的每一次细微变化,都清晰地倒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那不再是属于一个十五岁少年的眼神,里面没有慌乱,没有迟疑,只有一种久经沙场的老练与冷酷。他不再需要与穆祉丞频繁交换意见,往往只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扫过沙盘上的某个区域,身后的穆祉丞便能心领神会,将一道道具体到火力配置、人员微调的指令,以清晰冷静的声线,精准下达至每一个作战单元。
“正面三号区域,火力覆盖延伸二十米,压制敌重装单位前进路径。”
“左翼陷阱区触发率已达七成,机动一组前移五十米,建立临时阻击点。”
“狙击组注意,优先清除敌方战场指挥官及通讯兵。”
穆祉丞的声音如同最稳定的节拍器,在枪炮轰鸣与能量爆裂的杂乱交响中,为整个防御体系注入着秩序与效率。他仿佛一个坐镇后方的弈棋大师,将王橹杰勾勒出的战略意图,化为棋盘上精妙绝伦的落子。他快速评估着每一处战线的消耗与承受能力,将有限的预备队和物资,在最关键的时刻投送到最需要的位置,确保防线如同拥有弹性的网络,看似被压迫变形,却始终坚韧不破。
而张函瑞,这位曾经的“脆弱感知者”,此刻已彻底蜕变为战场上的“神明之眼”。他端坐于能量感应矩阵的中心,周身萦绕着肉眼可见的淡蓝色精神波纹。不再有冷汗,不再有颤抖,他的脸色是一种投入极致专注后的平静。他的感知力不再是模糊的预警,而是化为了精确到米、到个体的三维立体图景,实时投射在王橹杰和穆祉丞的脑海中。
“浩翔小组已避开第三波巡逻,距离目标三百米,路径安全。”
“敌方高能量单位正在蓄能,目标……正面二号区域!三秒后抵达!”
“右侧峭壁发现第二支渗透小队,数量八,装备静默攀爬工具。”
他的每一次报点,都伴随着王橹杰瞬间做出的战术调整和穆祉丞随之而来的资源调配。正面二号区域的重火力瞬间转移,提前构筑的能量屏障恰好挡住了那道致命的蓄能轰击。右侧峭壁,原本看似空虚的区域,立刻迎来了姚昱辰小组精准的交叉火力覆盖,刚刚露头的渗透者还未站稳便被压制回去。
整个防御战,打成了一场信息绝对透明下的不对称较量。“清道夫”的每一次进攻,都仿佛撞在了一面预先知晓他们所有动作的铜墙铁壁上。
而战场上,那些曾经不显山露水的成员,也在这套高效体系的支撑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张泽禹把守的岩壁区域,成了敌方空中单位的死亡禁区,他的每一次点射都带着一种冰冷的效率。
张子墨设置的陷阱与官俊臣、陈思罕的滞后火力完美结合,让侧翼通道变成了吞噬生命的迷宫。
姚昱辰所在的射击点,与周围其他火力点形成了完美的协同,弹幕如同经过精密计算,没有一丝浪费。
魏子辰的身影在战场各处闪现,他传递的不仅是物资和信息,更是一种“防线仍在有效运转”的信心。
当严浩翔小组终于抵达预定位置,发动对那个高能量变异体的突袭时,整个战场仿佛都为之凝滞了一瞬。
“目标锁定!攻击!” 严浩翔的怒吼在通讯频道炸响。
集火的能量光束瞬间淹没了那个巨大的身影。与此同时,正面战场上,王橹杰眼中寒光一闪。
“全体!反击开始!”
一直处于守势的防线,在这一刻如同绷紧的弓弦猛然释放!所有火力点同时爆发,刘耀文一马当先,带着正面守军发起了短促而凶猛的反冲击。侧翼的马嘉祺和丁程鑫也同时杀出,截断了敌军试图回援的部队。
失去了高能量单位的协调,又遭到内外夹击,“清道夫”的攻势瞬间土崩瓦解。残存的敌方单位在混乱中开始后撤。
“追击至溶洞外五百米,然后固守新防线。” 王橹杰的命令简洁有力。
当最后一声枪响在溶洞外平息,硝烟渐渐散去。防御战,以“倾听者”一方完胜告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如此高强度的攻防中,竟无一人阵亡,仅有数人受了轻伤,此刻已在同伴的协助下进行包扎。
溶洞内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喘息声。荧光依旧柔和地洒落,映照着一张张沾满污迹却写满坚毅的脸庞。他们互相看了看,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那三位年轻指挥者近乎崇拜的信服。
王橹杰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与穆祉丞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深藏的疲惫,以及共同跨越又一次生死考验后的默契与安然。张函瑞也缓缓收回了外放的精神力,脸色微微泛白,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他对着两位伙伴,微微点了点头。
铁三角屹立不倒。经此一役,他们用无可辩驳的实力,奠定了在这支队伍中无可动摇的领导核心地位。他们不再只是拥有特殊身份的“钥匙”,而是真正能够带领大家在这片废土上活下去、战斗下去的将军与基石。
然而,他们都知道,这仅仅是一场前哨战的胜利。“清道夫”的主力犹在,“摇篮”的威胁依旧悬于头顶。短暂的休整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