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警用AI终端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第一章:天玑出鞘

警用AI终端

第一章:天玑出鞘

2045年,新海市的雨总带着股金属味。

林峰站在刑侦支队大楼的玻璃幕墙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表面。窗外,无人机巡逻队的蓝光在雨幕里拉出断续的轨迹,像一群沉默的哨兵。办公区的嘈杂声隔着一层空气飘过来,键盘敲击声、全息投影的嗡鸣、年轻警员讨论“天玑”新功能的兴奋语调,混在一起,让他太阳穴突突地跳。

“林队,该开会了。”门口传来敲门声,实习警员小周抱着个银灰色的金属箱,脸上是藏不住的好奇,“技术科刚送过来的,说是给您专属定制的‘天玑-7’。”

林峰转过身,目光落在那个半臂长的箱子上。箱子表面泛着哑光的金属光泽,边角嵌着一圈淡蓝色的指示灯,像某种蛰伏的生物。他喉结动了动,没接话。

三年了。自从缉毒行动那天,他眼睁睁看着搭档赵鹏倒在血泊里,而那台号称“零误差”的早期AI预警系统给出的“安全路线”最终指向埋伏圈后,他就对这些越来越聪明的机器打心底里犯怵。

“先进来吧。”他扯了扯警服领口,声音有点闷。

小周把箱子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按下侧面的解锁键。“咔嗒”一声轻响,箱盖自动弹开,内部的缓冲垫里嵌着一枚手环——比普通运动手环略宽,表面是一块可弯曲的柔性屏,此刻正暗着;旁边还有一个巴掌大的全息投影基座,造型像片蜷缩的金属叶片。

“技术科的王工说,这代天玑是量子芯片驱动,比上一代快三十倍。”小周拿起手环比划着,“能实时接入全市2.8亿个监控节点,还能解析微表情和心率波动。您看,戴上去的时候……”

“放那儿吧。”林峰打断他,语气算不上好。

小周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兴奋褪去了些,低声道:“是,林队。”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张局在顶楼会议室等着呢,说是全市推广天玑系统的启动会,要求重案组必须全员参加。”

林峰“嗯”了一声,视线扫过桌上的终端,像看到什么烫手的东西,转身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走吧。”

顶楼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市局领导坐在前排,技术科的人在调试全息投影设备,蓝绿色的光束在空气中交织,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忽明忽暗。林峰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刚坐稳,旁边就有人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怎么才来?”网安支队的老熟人张海凑过来,压低声音,“听说你们重案组是试点,林大组长终于要向高科技低头了?”

林峰扯了扯嘴角:“我只是来开会的。”

“别嘴硬了。”张海笑了笑,指了指前方,“你看那边,技术科的王疯子正盯着你呢,估计等会儿就要亲自给你演示。”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技术科科长王劲松果然正朝这边张望,手里还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看到林峰,王劲松扬了扬下巴,算是打过招呼。

这时,张局走上讲台,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都安静。”张局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天召集大家来,是宣布一项重要决定——从今天起,全市公安系统正式启用‘天玑’系列AI终端。”

他抬手示意,身后的全息投影立刻亮起,显示出天玑终端的三维模型,从手环到投影基座,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大家都知道,近年来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上个月的‘深度伪造诈骗案’,嫌疑人用AI生成受害者亲属的影像和声音,在三天内骗走了超过两千万;还有上周的智能工厂盗窃案,嫌犯黑进了安保系统,让所有监控都显示‘正常’……”

张局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传统侦查手段已经跟不上犯罪升级的速度。天玑系统能做到什么?它能在0.3秒内比对十万份指纹,能通过一句话的语气波动判断是否说谎,能模拟出二十种犯罪现场的可能性——它不是要取代谁,而是要成为我们的武器。”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年轻警员们大多面露期待,而像林峰这样从警十年以上的老刑警,则大多皱着眉,神色复杂。

“王劲松。”张局喊了一声。

王劲松立刻走上台,接过话语权:“各位同事,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天玑-7的功能。”他调出一份演示文档,“以重案组经常遇到的凶杀案为例,终端接入现场后,能自动分析血迹喷溅轨迹,还原作案顺序;通过受害者的社交媒体数据,在五分钟内梳理出所有关系人,并标注出可疑程度……”

演示画面里,一个虚拟的犯罪现场被层层解析,数据像瀑布一样流淌,最终锁定了一个模糊的嫌疑人轮廓。台下发出一阵惊叹。

“更重要的是,”王劲松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自豪,“天玑-7搭载了自主学习系统,它会记住每个使用者的办案习惯,成为真正的‘专属搭档’。”

“王科长。”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场内的气氛。

林峰站起身,会议室里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我有个问题。”

王劲松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林组长请讲。”

“三年前的缉毒行动,”林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当时的AI系统给出的路线分析,正确率是多少?”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那起案子是市局的隐痛,赵鹏的牺牲更是林峰心里的刺。张局的脸色沉了沉,却没说话。

王劲松的表情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林组长,早期系统的算法确实存在漏洞,这也是我们研发天玑系列的原因。技术在进步,我们……”

“我知道技术在进步。”林峰打断他,目光锐利,“但机器永远是机器。它能算出概率,算不出人心;能分析数据,分析不了突发状况。如果哪天真凶站在它面前,而系统告诉你‘这人没问题’,你信机器还是信自己的眼睛?”

“林队,这……”小周在下面拽了拽他的衣角,想让他坐下。

王劲松却笑了,带着点技术人员特有的执拗:“林组长,我相信数据不会说谎。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更相信,好的刑警会让机器学会‘看’得更清楚。”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天玑-7有个新功能,叫做‘场景回溯’。它可以根据现有数据,模拟出过去发生的事——包括三年前的那起行动,只要你愿意授权调阅相关档案。”

林峰的心脏猛地一缩。

张局适时地开口:“好了,讨论到此为止。”他敲了敲桌子,“林峰,你重案组是全市破案率最高的,这次就由你们组做试点。给你一个月时间,用天玑破个案子出来。”

命令式的语气,没有商量的余地。

林峰沉默了几秒,缓缓坐下。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玻璃,发出沉闷的声响。

散会后,警员们三三两两地离开,讨论着新终端的功能。张海拍了拍林峰的肩膀:“别太较真了,试试也无妨。”

林峰没说话,径直走出会议室。

回到办公室,桌上的金属箱还静静地躺着。他站在桌前看了很久,最终还是伸出手,拿起了那枚手环。

触手冰凉,柔性屏在接触到皮肤的瞬间亮起,显示出一行淡蓝色的文字:“请录入指纹与声纹,完成激活。”

他深吸一口气,按了按指纹识别区。

“指纹录入成功。”一个清冷的电子音响起,不辨男女,“请说出您的姓名。”

“林峰。”

“声纹录入成功。正在匹配警员档案……匹配完成。林峰,男,32岁,刑侦支队重案组组长,一级警司。”电子音顿了顿,“我是天玑-7,您的专属警务AI。根据您的办案风格分析,建议启用‘高效模式’,是否确认?”

林峰看着手环上跳动的光标,突然想起赵鹏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当时他们被困在仓库里,赵鹏笑着说:“等这案子结了,我请你喝酒。对了,那破机器靠不住,还是得信兄弟。”

“不确认。”林峰低声说。

电子音似乎愣了一下,才回应:“已取消高效模式。默认启用‘基础模式’。检测到您有未处理案件,是否现在分析?”

他刚想拒绝,办公桌上的全息电话突然响起,是法医科的老李。

“林峰,东郊烂尾楼发现一具女尸,现场初步勘查有疑点,你过来一趟。”老李的声音带着疲惫,“死者身份暂时不明,现场被人为清理过,有点棘手。”

林峰挂了电话,抓起外套。手环上的柔性屏突然亮起,显示出东郊烂尾楼的地图,以及预计到达时间。

“已规划最优路线,距离现场17.3公里,预计23分钟到达。”天玑的声音再次响起,“根据法医科初步通报,现场存在三级生物痕迹残留,建议携带光谱检测仪。是否需要联动无人机提前侦查现场周边环境?”

林峰看着手环上不断刷新的信息,沉默地戴上外套,抓起车钥匙。

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桌上的全息投影基座。

“走了。”他低声说,像是对空气说,又像是对那个冰冷的AI说。

手环的屏幕闪了闪,发出一道微弱的蓝光,像是在回应。

雨幕中,警车呼啸着驶出警局大院,朝着东郊的方向开去。林峰握着方向盘,左手手腕上的天玑-7安静地贴着皮肤,像一块沉默的冰。

他知道,从戴上这枚手环开始,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警用AI终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拒绝的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