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转眼入了冬,第一场雪落下来时,医馆的门槛倒比往日更热闹些。附近百姓知道我这儿有“能退烧的草药汤”,但凡家里孩子着凉,都愿意跑一趟,连带着学徒们也练出了熟练的抓药手法——如今不用我多叮嘱,他们也会把紫苏叶和生姜片分开放,还会跟百姓说“这是宋大夫说的‘驱寒搭档’,熬汤时别煮太久”。
这天午后,我正坐在窗边整理药方,陆沉舟裹着一身寒气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个沉甸甸的木笼。“军营里猎了只野鹿,我让伙房炖了汤,给你和学徒们补补身子。”他说着把木笼放在桌上,解开棉罩时,浓郁的肉香瞬间漫满了医馆,几个学徒的目光立刻黏了过来,惹得他忍不住笑,“都别急,每人都有份,先让宋大夫尝尝味道。”
我刚要盛汤,门外却传来一阵微弱的敲门声,一个老妇人扶着个少年站在门口,少年脸色蜡黄,捂着肚子直皱眉。“宋大夫,俺孙儿这几天总说肚子疼,吃了别家的药也不管用,您给看看呗?”老妇人声音发颤,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裹着几枚皱巴巴的铜板。
我连忙让他们坐下,伸手摸了摸少年的肚子,又问了几句饮食情况——原来这几日雪大,少年总偷喝凉井水,还吃了好几块冻柿子。我心里有了数,转身从药柜里取出山楂和麦芽,又加了几片干姜:“这是‘消食汤’,熬好后温温的喝,往后别再吃凉的了,不然肚子还要闹脾气。”
老妇人刚要掏钱,陆沉舟却先一步走过去,把那几枚铜板推了回去:“这药不值钱,您留着给孩子买些热乎的吃。”他说着又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刚烤好的栗子,“这个也拿着,趁热吃,能暖身子。”老妇人眼眶一红,拉着少年连连道谢,走的时候还不住回头,说“宋大夫和王爷都是好人”。
等他们走后,学徒们围过来盛鹿肉汤,一个学徒小声说:“王爷,您总帮百姓垫药钱,往后医馆的药材钱够吗?”陆沉舟舀了一勺汤递到我手里,笑着说:“放心,我已经跟军需营打过招呼,往后医馆的药材要是不够,军营里能调的,都先紧着医馆用。再说,宋大夫治病救了那么多人,这点钱算什么。”
我喝着热汤,心里暖烘烘的。忽然想起现代时,医院里总有人因为付不起医药费发愁,而现在,有陆沉舟在,我不用再担心药材不够,也不用看着百姓因为没钱治病而着急。正想着,陆沉舟忽然碰了碰我的手,递过来一个小布包:“给你的,前几日去城里,看到这个觉得好看,就买了下来。”
我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支银簪,簪头雕着小小的桂花,花瓣上还沾着点细雪似的银粉。“你怎么知道我喜欢桂花?”我拿起银簪,心里满是欢喜。陆沉舟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看你总在医馆门口种桂花,熬药时也喜欢加一点,就想着你肯定喜欢。”
学徒们见状,都开始起哄,说“王爷这是想给宋大夫定亲呢”,陆沉舟也不反驳,只是看着我笑,眼底的暖意比炉子里的火还要热。我把银簪插在头发上,刚要说话,门外忽然传来宫女的声音,说皇后请我入宫,公主又有点咳嗽,想让我去看看。
陆沉舟立刻站起来,拿起我的披风帮我系好:“我送你去,雪天路滑,我陪着你放心。”我点点头,跟学徒们交代了几句,就和陆沉舟往宫里走。雪还在下,落在他的肩头,像撒了一层碎玉。他走在我左边,把大部分风都挡在外面,偶尔还会弯腰帮我拂掉落在头发上的雪。
路上,我忽然问他:“陆沉舟,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有个真正的家?”他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我,伸手把我揽进怀里:“等开春吧,开春后,我就请陛下赐婚,把你风风光光娶进门。到时候,医馆可以接着开,我们的家就安在医馆旁边,这样你出诊也方便。”
我靠在他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声,觉得无比安稳。雪落在我们的身上,仿佛要把这片刻的温暖永远留住。我摸了摸口袋里的体温枪,它依旧安安静静的,却像个见证者,看着我从一个孤身一人的现代医生,变成了有人疼、有人护的宋大夫。而未来,还有红妆、有家、有他,这样的日子,比我曾经想象的任何一种都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