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把银杏叶晒得暖融融的,季宁背着包走到楼下时,远远就看见许安舟站在银杏路 29 号的路牌下。他穿了件浅灰色的连帽卫衣,手里拎着两个纸袋,见她过来,立刻笑着迎上去:“早,给你带了豆浆和肉松包,昨天听你说喜欢咸口的。”
季宁接过纸袋,指尖碰到他的手,温温的。她低头咬了口包子,肉松的香气裹着松软的面皮在嘴里散开,忍不住弯了弯眼睛:“很好吃,谢谢你。”
“好吃就多吃点,今天校对会要逐字逐句看,得保持精力。” 许安舟走在她身边,脚步刻意放慢,配合她吃早餐的速度。风把他卫衣的帽子吹得轻轻晃,露出一点干净的额发,季宁偷偷看了两眼,又赶紧把目光移回脚下的石板路。
到排版室的时候,林舟已经把清样按页码排好,摊在长桌上。见他们进来,林舟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红笔:“来得正好,我刚把清样分好,你们各拿一份,重点看有没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事实性的细节也多留意,比如你文章里写的‘新生拍照时调整手机角度’,有没有和实际场景不符的地方。”
季宁接过清样,指尖抚过纸上的文字 —— 那是她修改了好几遍的《银杏路 29 号》,此刻印在米黄色的纸上,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她深吸一口气,拿起红笔,从标题开始逐行读起来。
许安舟坐在她旁边,也拿起一份清样。他读得很仔细,手指偶尔会在纸页上轻轻点一下,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用笔尖做个小记号。
季宁读得入神,直到笔尖顿在 “航模钥匙扣” 那几个字上,才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许安舟:“我写那个新生背包上挂着航模钥匙扣,你当时说细节很真实,你是真的见过吗?”
许安舟抬眼看她,眼底带着点笑意:“嗯,去年迎新的时候,我帮一个学弟搬行李,他背包上就挂着个一模一样的,说是他爸送的开学礼物,怕他想家。”
季宁心里一动,刚想再问,就听见林舟的声音:“哎,这里是不是有点问题?”
两人同时抬头,看见林舟指着清样里的一句话:“‘阳光透过银杏叶落在路牌上,数字 29 泛着光’,你写的是‘泛着光’,但排版的时候我看屏幕有点晃,好像打成‘泛着关’了?你们帮我核对一下原稿。”
季宁赶紧拿出手机,打开存稿文件。许安舟也凑过来看,肩膀不小心碰到她的,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目光。“是‘泛着光’,排版的时候可能手滑输错了。” 季宁指着屏幕上的字,声音比平时轻了点。
林舟立刻在电脑上修改,一边改一边笑:“还好你们看出来了,这要是印出去,‘数字 29 泛着关’也太奇怪了。”
校对继续进行,季宁把注意力重新放回清样上。读到 “女生凑在男生身边看手机屏幕” 这句时,她忽然发现 “凑” 字被写成了 “揍”,赶紧用红笔圈出来,还没等开口,许安舟就指着同一个字问:“这里是不是错了?应该是‘凑过来’的‘凑’吧?”
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林舟凑过来看了看,拍了下额头:“嗨呀,输入法联想太坑了,我这就改。你们俩还挺有默契。”
季宁的耳尖悄悄发烫,赶紧低下头假装看清样。许安舟也清了清嗓子,把目光移回自己的纸页上,只是指尖在纸边轻轻折了个小角,泄露了他的慌乱。
快到中午的时候,校对终于到了最后一页。季宁揉了揉有点酸的眼睛,刚想伸个懒腰,就看见许安舟从背包里拿出一瓶眼药水,递到她面前:“看了一上午,眼睛该累了,滴两滴缓解一下。”
“你怎么还带了眼药水?” 季宁接过,瓶身还带着点体温。
“我平时看文献久了也会用,昨天想着今天校对会要盯很久,就顺手装包里了。” 许安舟挠了挠头,又补充道,“这个是无防腐剂的,你放心用。”
季宁滴完眼药水,闭上眼睛休息了几秒。再睁开时,视线清晰了不少,她看向许安舟,发现他正盯着清样上的某一段,眉头轻轻皱着。“怎么了?有问题吗?” 她轻声问。
许安舟指着结尾那句 “每个人站在这里时,都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抬头看她:“这句话没问题,但我刚才突然想到,你写的时候是不是想表达‘和过去的紧张告别,和未来的期待相遇’?如果加个‘紧张’和‘期待’,会不会更贴近你文章里的情绪?”
季宁愣了一下,仔细琢磨了几秒,忽然眼睛亮起来:“对!我当时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写的时候没敢加太多修饰,怕显得刻意。你这么一说,好像更准确了。”
“我觉得可以加,” 林舟也凑过来看,“这样既不破坏原文的节奏,又能让读者更懂你想表达的感受。”
季宁立刻在清样上做了修改,笔尖划过纸面时,心里满是雀跃。她抬头看向许安舟,发现他正看着自己,眼神里带着点温柔的笑意,像落在湖面的阳光。
校对会结束时,已经快到下午一点。林舟伸了个懒腰:“终于搞定了,下午就能出片,明天校刊就能印出来。晚上我请你们吃饭吧,就当庆祝校对完成。”
季宁刚想拒绝,许安舟就先开口:“不了,晚上我还要帮季宁把音频导出高音质版,她要发给周清老师。下次再约吧,我请你。”
林舟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笑着点头:“行,那下次你请。对了,校刊印出来后,我先给你们留两本,明天直接放图书馆值班台,许安舟你到时候拿一下。”
“好,麻烦你了。” 许安舟点头应下。
走出排版室,阳光比早上更暖了。季宁想起刚才许安舟替自己拒绝聚餐,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其实我自己导出音频就好,不用麻烦你特意陪我。”
“不麻烦,我正好也想看看你音频里的环境音,说不定以后我做纪录片配乐,还能跟你取取经。” 许安舟笑了笑,指了指不远处的食堂,“先去吃饭吧,我知道有个窗口的鱼香茄子盖饭很好吃,你要不要试试?”
季宁点点头,跟着他往食堂走。路上,风把银杏叶吹得沙沙响,一片叶子慢悠悠地落在她的肩上。许安舟伸手帮她摘下来,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肩膀,两人都顿了一下。他把叶子递到她面前,轻声说:“这片叶子形状很好看,你可以夹在清样里当书签。”
季宁接过叶子,浅黄的叶片边缘有点卷,像个小小的摇篮。她小心地把叶子夹进清样里,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填满了,软软的,暖暖的。
到了食堂,许安舟去打饭,季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拿出手机,翻到和许安舟的聊天框,看着上次他发的 “晚安”,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多发什么,只是把手机锁屏,放在桌角。
很快,许安舟端着两份盖饭过来,把其中一份推到她面前:“鱼香茄子盖饭,我让阿姨少放了点糖,你要是觉得淡,旁边有辣酱。”
季宁尝了一口茄子,酸甜适中,软嫩入味,正好合她的口味。她抬头想跟许安舟说 “好吃”,却看见他正盯着自己的碗,眼神里带着点期待,像在等夸奖的小朋友。季宁忍不住笑了:“真的很好吃,比我上次自己点的好吃多了。”
许安舟立刻弯了眼睛,拿起筷子开始吃饭,速度比刚才快了点,像是也被她的情绪感染了。
吃完饭,两人一起去了图书馆三楼的多媒体室。许安舟帮季宁把电脑连上线,又从背包里拿出一副监听耳机:“用这个听,能更清楚地听到环境音和你的声音有没有违和的地方。”
季宁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她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伴随着轻轻的风声和银杏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隐约的自行车铃声。听到 “路牌上的数字 29 很醒目” 这句时,许安舟忽然开口:“这里的环境音可以再调小一点,突出你的声音,不然会有点抢戏。”
季宁点点头,按照他的建议调整。许安舟坐在她旁边,偶尔会指出哪里的节奏可以再慢一点,哪里的停顿可以再长一点。他说话时声音很轻,怕打扰到她听音频,温热的气息偶尔拂过她的耳边,让季宁的耳朵一直保持着淡淡的粉色。
导出高音质版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季宁摘下耳机,揉了揉耳朵,忽然想起什么,问许安舟:“你昨天说做过纪录片,是学校的课程作业吗?”
“嗯,大二上学期的专业课作业,拍的是校园里的流浪猫。” 许安舟拿出手机,打开相册,找到那段纪录片给她看,“你看,这只三花猫经常在图书馆后面的小花园待着,我拍了它一个月,从冬天到春天,看着它从瘦巴巴的变成圆滚滚的。”
视频里的三花猫缩在阳光下,尾巴轻轻晃着,许安舟的画外音温柔地介绍着它的日常。季宁看着,忽然觉得心里软软的:“你拍得很用心,连它吃饭时蹭碗的细节都拍下来了。”
“我觉得纪录片就是要抓这些小细节,才够真实。” 许安舟收起手机,看着她,“就像你写文章,那些‘调整手机角度’‘航模钥匙扣’的细节,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季宁低下头,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了敲,小声说:“其实很多细节都是跟你学的,你教我要‘看见什么就写什么’。”
许安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神里满是温柔:“是你自己观察得仔细,我只是提了个小建议而已。”
这时,电脑提示音频导出完成。季宁把音频发给周清老师,又备份了一份在 U 盘里。她收拾好东西,抬头看向许安舟:“今天真的谢谢你,校对会帮我找错字,还帮我调音频。”
“不用客气。” 许安舟站起身,帮她把椅子推回去,“晚上要是想来自习,我还在三楼值班,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找我。”
“好。” 季宁点点头,跟着他走出多媒体室。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满银杏叶的小路上。快到宿舍楼下时,许安舟忽然停下脚步:“对了,明天校刊印出来,我拿到后第一时间给你送过来,或者…… 你要是有空,明天下午我们一起去取?”
季宁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心里像被阳光晒暖的棉花,轻轻点了点头:“好,明天下午还是在银杏路 29 号见?”
“嗯,明天下午两点。” 许安舟笑了,眼角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那我先回去了,你上去吧,晚上注意保暖。”
季宁 “嗯” 了一声,转身走进宿舍楼。直到进了电梯,她才敢拿出手机,看着屏幕上自己和许安舟的聊天记录,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清样,那片银杏叶还夹在里面,轻轻的,却像是揣了份小小的温暖。
回到宿舍,季宁把清样放在书桌上,又把那片银杏叶拿出来,夹进自己常用的笔记本里。她打开电脑,看着周清老师发来的 “音频很好,下周会推学院公众号” 的消息,心里满是雀跃。她想起许安舟今天帮自己找错字、递眼药水的样子,忍不住拿出手机,给许安舟发了条消息:“音频已经发给老师了,老师说很好,谢谢你今天的帮忙。”
很快,对面回复:“恭喜你,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早点休息,明天见。”
季宁看着 “明天见” 三个字,笑了笑,回复:“明天见,晚安。”
她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今天校对会上的画面 —— 许安舟认真看清样的样子,帮她摘银杏叶的样子,还有他说 “我们很有默契” 时的样子。她忽然觉得,和许安舟在一起的时光,就像银杏路 29 号的阳光,温暖又安稳,让她忍不住想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窗外的风把银杏叶吹得轻轻响,像是在为这个温柔的夜晚伴奏。季宁嘴角带着笑意,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她又站在了银杏路 29 号的路牌下,许安舟就站在她身边,手里拿着刚印好的校刊,笑着对她说:“你看,我们的故事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