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季宁醒得比闹钟早了十分钟。她掀开被子,第一时间就去看书桌上的清样,阳光透过窗帘缝落在纸页上,把 “银杏路 29 号” 那几个字照得暖暖的。她洗漱完,特意挑了件浅杏色的针织衫,又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才背着包走出宿舍。
离约定的两点还有半小时,季宁却忍不住往银杏路 29 号走。远远就看见许安舟站在路牌下,手里拿着两本崭新的校刊,蓝色的封面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今天穿了件白色的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间的手表,和第一次见面时的样子有些像,却又多了几分熟悉的温柔。
“你来得这么早?” 许安舟看见她,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快步走过来,把其中一本校刊递给她,“刚从林舟那里拿的,还热乎着呢。”
季宁接过校刊,指尖碰到封面,真的带着点温度。她翻开,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文章,标题旁边放着许安舟拍的银杏路 29 号照片 —— 路牌在阳光下泛着光,旁边的银杏叶黄得正好,和她文章里写的一模一样。
“照片拍得真好。” 季宁抬头看许安舟,眼神里满是欢喜。
“你喜欢就好。” 许安舟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我拍了好多次,选了张光线最好的给林舟。”
季宁继续往下读,看到自己修改的 “和过去的紧张告别,和未来的期待相遇” 那句时,忍不住笑了。许安舟站在她身边,看着她的反应,小声问:“是不是觉得加了那两个词更好了?”
“嗯,比之前准确多了。” 季宁点头,又翻到校刊的最后一页,发现许安舟的名字出现在 “排版协助” 那一栏,“你还帮着排版了?”
“就是帮林舟递递资料,改了几个字体大小,不算什么。” 许安舟说得轻描淡写,却没说自己为了让标题和图片的位置更协调,熬到了晚上十点。
季宁看着他的名字,心里暖暖的。她把校刊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一份珍贵的礼物:“我想把这本校刊寄给我爸妈,他们肯定会很开心。”
“可以啊,学校门口的邮局就可以寄,我下午没课,可以陪你去。” 许安舟立刻说,眼神里带着点期待。
“会不会麻烦你?” 季宁问,有点不好意思。
“不麻烦,我正好也要去邮局寄点东西给我奶奶。” 许安舟笑了笑,又补充道,“我奶奶喜欢吃我们学校附近的桂花糕,我昨天买了点,正好一起寄回去。”
季宁点点头,跟着许安舟往邮局走。路上,她把校刊抱在怀里,偶尔会翻开看看自己的文章,嘴角一直带着笑意。许安舟走在她身边,偶尔会指给她看路边的风景:“你看,那边的石榴树结果了,秋天的时候会特别红;还有前面的小花园,下午会有很多鸽子,你要是有空,可以去喂喂它们。”
季宁认真听着,把这些小细节记在心里。她发现,许安舟好像很了解校园里的小美好,总能找到那些不显眼却很温暖的角落。
到了邮局,许安舟帮季宁选了个牛皮纸信封,又教她怎么填写地址。“地址要写清楚,不然容易寄错。” 他指着信封上的格子,“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还有寄件人信息,都要写完整。”
季宁按照他说的,一笔一划地写着。许安舟站在她身边,偶尔会提醒她:“这里的街道名称别写错了,你上次跟我说你家住在‘杏林街’,不是‘杏林路’。”
季宁赶紧改过来,心里有点惊讶:“你居然还记得我家住在杏林街?”
“嗯,你上次跟我聊起你爸妈的时候说过,我就记下来了。” 许安舟说得很自然,却没说自己特意在备忘录里存了她提过的小细节,怕自己忘了。
寄完校刊,许安舟也把桂花糕寄了出去。走出邮局时,夕阳已经开始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浅橙色。许安舟看了眼时间:“还早,要不要去图书馆后面的小花园坐坐?那里有长椅,还能看到鸽子。”
季宁点点头,跟着他往小花园走。小花园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鸽子的咕咕声。许安舟找了个靠窗的长椅,让季宁坐下,自己则坐在她旁边,保持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
“你看,那只白色的鸽子,经常在图书馆门口待着,我上次还喂过它。” 许安舟指着不远处的一只鸽子,笑着说,“它很亲人,你要是喂它面包屑,它会飞到你手上。”
季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只白色的鸽子正低头啄着地上的草籽,样子很可爱。她拿出手机,对着鸽子拍了张照片,想了想,又把照片发给许安舟:“你看,拍得还不错吧?”
许安舟点开照片,笑着点头:“很好看,你很会抓角度。要是你喜欢拍照,下次我们可以一起去银杏路 29 号拍,下午的阳光最好,拍出来的叶子会特别黄。”
季宁心里一动,小声说:“好啊。”
两人坐在长椅上,安静地看着鸽子。偶尔有风吹过,带来桂花的香气,季宁深吸一口气,觉得心里格外平静。她想起自己刚开学时的紧张,想起第一次在银杏路 29 号遇到许安舟的样子,想起他帮自己改文章、陪自己去排版室的点点滴滴,忽然觉得,这个陌生的校园,因为有了许安舟,变得格外温暖。
“对了,” 许安舟忽然开口,“周清老师上次说你的音频要推学院公众号,我跟公众号的同学认识,要是你想给音频加个封面图,我可以帮你做,就像上次那个银杏叶的封面一样。”
“真的吗?那太好了。” 季宁眼睛亮起来,“我还在想封面图该怎么办呢,我不太会做图。”
“没关系,我帮你做。你想要什么风格的?还是像上次一样,用银杏叶的特写吗?” 许安舟问,拿出手机准备记下来。
“我想加一点路牌的元素,” 季宁想了想,“就是银杏路 29 号的路牌,旁边有一片银杏叶,这样既符合文章主题,也和音频内容呼应。”
“好,我知道了。” 许安舟点点头,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 “路牌 + 银杏叶”,又补充了一句 “浅暖色调,简洁风格”。
天色渐渐暗下来,许安舟看了眼时间:“该回去了,晚上风大,别着凉了。”
季宁点点头,跟着他往宿舍走。路上,许安舟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递到她面前:“你穿的针织衫有点薄,披上吧,别感冒了。”
“那你怎么办?” 季宁问,看着他只穿了件衬衫。
“我不冷,我火力壮。” 许安舟笑了笑,把外套往她肩上披,“快披上,别着凉了,明天还要上课呢。”
季宁接过外套,上面带着许安舟的体温和淡淡的洗衣液香味,裹在身上,暖暖的。她抬头看了眼许安舟,发现他的耳朵有点红,却还在强装镇定,忍不住弯了弯眼睛。
到了宿舍楼下,季宁把外套递还给许安舟:“谢谢你的外套,没让我着凉。”
“不客气,” 许安舟接过外套,却没立刻穿上,而是看着她,“明天早上我还在银杏路 29 号等你,给你带早餐,好不好?”
季宁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小声说:“好。”
许安舟笑了,眼角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那我先回去了,晚安。”
“晚安。” 季宁点点头,转身走进宿舍楼。
回到宿舍,季宁把许安舟的外套叠好,放在床头。她拿出今天刚拿到的校刊,又翻到自己的文章,看着旁边的照片,心里满是欢喜。她拿出手机,给爸妈发了条消息:“校刊已经寄出去了,里面有我写的文章,还有好看的照片。”
很快,妈妈就回复了:“太好了!我和你爸已经等着收快递了,到时候一定好好保存。”
季宁看着消息,笑了笑。她又翻开校刊,忽然发现许安舟在 “排版协助” 旁边,用很小的字写了一行备注:“特别感谢季宁同学提供的文字素材,让银杏路 29 号的故事更温暖。”
季宁的心跳忽然快了起来,她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自己没看错。原来,他还在这么小的地方,悄悄给了她一份惊喜。她把校刊抱在怀里,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心里像被灌满了阳光,温暖又明亮。
窗外的风把银杏叶吹得轻轻响,季宁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今天和许安舟在一起的画面。她想起他帮自己寄校刊的样子,想起他陪自己在小花园看鸽子的样子,想起他把外套披在自己肩上的样子。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喜欢和许安舟待在一起了,喜欢他的温柔,喜欢他的细心,喜欢他眼里的笑意。
她知道,这份喜欢还很淡,像刚发芽的小苗,但她愿意慢慢等,等它长成参天大树。就像银杏路 29 号的银杏叶,从春天的嫩绿,到秋天的金黄,需要时间,却一定会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