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的出版在学术界激起不小波澜,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季云深早年一篇关于"数学直觉与严格证明"的未发表手稿。沈墨在书房里整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讨论邮件,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想就这篇手稿组织专题研讨。"他将一封邮件推到季云深面前,"他们希望你能线上参与。"
季云深的目光掠过邮件末尾的署名——那是他年轻时曾在国际会议上交锋过的老对手,如今已是研究院的院长。
"你代我去吧。"季云深将邮件轻轻推回,"是时候让年轻人站到台前了。"
沈墨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季云深望向窗外新竹的眼神,突然明白了他的用意。有些传承,需要主动让出舞台。
专题研讨定在六月第一个周五。沈墨出发前夜,季云深在书房里找出那篇手稿的原始笔记。泛黄的纸页上,除了严谨的推导,还画着许多看似随意的涂鸦——飞鸟、云朵、甚至还有一株薄荷草的素描。
"原来您年轻时也会在稿纸上画画。"沈墨忍不住轻笑。
"直觉需要意象来滋养。"季云深指尖轻抚过那些褪色的笔迹,"就像证明需要想象力来点燃。"
沈墨怔住了。这句话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多年来对某些证明环节的困惑。
普林斯顿的研讨会异常成功。当沈墨展示季云深手稿中的涂鸦时,会场先是寂静,继而爆发出热烈的讨论。那位老院长甚至激动地站起来:
"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数学与直觉的美妙平衡!"
当晚的视频通话里,沈墨的声音还带着兴奋:"您知道吗,您那些涂鸦启发了三个新的研究方向。"
季云深望着屏幕里沈墨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青年第一次读懂他论文时的模样——同样的热情,同样的专注。
"其实,"季云深轻声说,"那株薄荷草,是遇见你之后画的。"
屏幕那端突然安静了。沈墨的镜头微微晃动,像是手抖了一下。
归国航班落地时,沈墨在机场书店看到了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封面上赫然印着:"季云深直觉主义对现代证明论的启示"。
更让他惊讶的是,随刊附赠的别册完整影印了那篇手稿,包括所有涂鸦。编者在序言中写道:"这些看似随意的笔触,让我们看见数学思想最生动的萌芽。"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书房里亮着温暖的台灯,季云深在沙发上睡着了,膝上还摊开着那本原始笔记。沈墨轻轻为他盖好毛毯,发现笔记最新一页添了行小字:
"直觉是种子,严格是土壤,而时间会让真理开花。"
晨光透过窗纱,落在相依的两人身上。沈墨知道,有些远见需要岁月才能理解,而他们有幸走在了时间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