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这日,清晨五点的风里终于带上了一丝凉意。季云深在鸟鸣声中醒来,发现沈墨已经坐在书桌前整理各地书屋的秋季计划。
"周宁申请在工地开办夜校。"沈墨将计划书递过来,"他想教工友们基础的数学知识。"
季云深翻阅着计划书,看到课程表上排满了从算术到几何的课程,最晚的一堂课安排在晚上九点,那是工友们下工后的时间。
"这里,"他指着教材选择栏,"可以加上《源流》的简易读本。"
晨光渐亮,数学林里传来新学期学生的朗读声。经过酷暑的考验,林中树木反而更加茂盛,那个写着"勾股定理"的木牌被新生的枝丫轻轻环抱。
上午,西部女孩发来视频。镜头扫过秋日的山村,书屋窗台上摆着一排新栽的菊花。"教授,"女孩的声音清脆如溪水,"我们成立了'小油灯'助学团,大孩子教小孩子念书。"
最让人惊喜的是,视频末尾出现了那个自闭症少年。他站在山村书屋的黑板前,专注地画着秋日的数学林——银杏叶化作金色的书页,在风中飘落成知识的雨。
沈墨将视频保存下来,轻声说:"他母亲说,孩子的画将在国际特殊艺术展展出。"
立秋午后,季云深感到久违的神清气爽。他让沈墨推着他在校园里慢慢行走,经过重新开放的数学林书屋时,看见陆寻正在给新生讲解《源流》的历史。
"知识就像年轮,"陆寻指着书屋门前的银杏树,"每一圈都是成长的印记。"
学生们认真记着笔记,秋阳透过枝叶,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季云深静静看了片刻,示意沈墨离开,不愿打扰这份专注。
傍晚审核夜校预算时,季云深在周宁的申请中发现了一个特别条目:"购买劳保手套,防止工友手部粗糙翻书不便"。
"批双倍经费。"季云深轻声说。
沈墨立即追加了预算,同时在备注栏写道:"知识不应有任何门槛。"
夜幕降临时,第一片梧桐叶飘落在书房窗台。沈墨拾起树叶,发现叶脉的纹路恰似一幅地图——主干是知识的长河,分枝是各地的书屋,细密的网络则是无数被点亮的灵魂。
"您看,"他将树叶对着灯光,"这是秋天送来的答卷。"
就寝前,季云深让沈墨推开所有窗户。立秋的夜风带着桂花的初香,轻轻拂过满墙的书架。那株窗台银杏在月光下静静伫立,花穗已经结成青涩的果实。
"明天,"季云深望着夜空中渐圆的月亮,"该准备中秋的礼物了。"
沈墨在备忘录上记下这件事。他知道,对这些书屋的孩子们来说,最好的礼物永远是下一本等待开启的书。
而这个秋天,将会有更多种子在知识的土壤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