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超粒子星球(1)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星际殖民  未来科幻   

第七章:十年一遇的辐射潮

超粒子星球(1)

公元2588年9月,“方舟-11”地下城的防辐射监测中心里,红色的警报灯像濒死生物的眼睛,在天花板上明明灭灭。34岁的监测员马克攥着手里的辐射剂量仪,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已经突破了“危险阈值”的三倍,而距离太阳的“第十次辐射冲击”正式抵达,还有整整两个小时。

“马克,北区的防辐射屏蔽层出现裂痕!”对讲机里传来同事萨拉的尖叫,背景音是金属扭曲的刺耳声响,“厚度从50厘米降到了30厘米,再这样下去,辐射会穿透保护层!”

马克的心猛地一沉。“方舟-11”是2560年建成的“新一代地下城”,按照设计标准,它的防辐射层能抵御“太阳辐射频率翻倍至第八次”的冲击。可没人想到,从2508年第一次灾变开始,太阳的辐射冲击不仅每十年准时降临,频率的翻倍速度还在逐年加快——第八次冲击时就已经达到了设计极限,第九次靠着紧急加固才勉强撑过,而这一次,第十次,人类似乎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他抓起桌上的应急工具箱,往背上一甩,朝着北区的屏蔽层控制室狂奔。地下城的通道里挤满了慌乱的人群,有人抱着孩子在哭,有人推着装满物资的小车往更深层的避难所跑,还有人对着墙上的广播嘶吼:“为什么智脑没有提前预警?我们要完蛋了!”

马克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智脑早就预警了——三天前,智脑的核心系统就向所有地下城发送了“最高级别的危机警报”,甚至给出了详细的加固方案。可问题是,防辐射材料的库存早在三年前就告急了,全球的生产线加起来,每年产出的材料也只够修补旧的破损,根本无力建造新的防护层。这不是智脑的错,是人类在地下生存了八十年后,终于要为资源的枯竭付出代价。

跑到北区控制室时,萨拉正跪在地上,用焊枪修补屏蔽层的裂痕。金属熔化的高温让她的防护服都变了形,脸上的防护面罩沾满了黑色的焊渣。“你来晚了!”她抬头看见马克,声音里带着绝望,“裂痕还在扩大,我们的焊枪功率不够,根本焊不住!”

马克放下工具箱,从里面掏出一把便携式激光切割器——这是他私下改装的,原本用来切割废弃金属,现在却成了唯一的希望。“把你的焊枪给我,”他蹲下身,将激光切割器的功率调到最大,“你去启动备用冷却系统,我试试用高温熔断裂痕边缘的金属,暂时堵住缺口!”

萨拉点点头,踉跄着跑向冷却系统的控制台。马克握着激光切割器,对准屏蔽层的裂痕。刺眼的红光从切割器顶端射出,接触到金属的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融化的金属液顺着裂痕往下流,像一条红色的蛇。他能感觉到防护服外的温度在不断升高,辐射剂量仪在口袋里疯狂震动,屏幕上的数字已经突破了“致命阈值”——他知道,自己可能活不过今天了。

可他不能停。他想起十年前,第九次辐射冲击时,他的父亲就是在修补南区的屏蔽层时牺牲的。父亲临终前对他说:“我们这代人挖地下城,是为了让你们能活下去;你们这代人守着地下城,是为了让下一代能看到希望。”现在,他也要像父亲一样,守住这道防线。

就在这时,地面突然剧烈震动起来。控制台的屏幕瞬间黑屏,应急灯亮起惨绿的光。萨拉尖叫着摔倒在地:“冷却系统失灵了!辐射剂量仪爆表了!”

马克的眼前开始发黑,耳边传来嗡嗡的鸣响。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在超强辐射下了。可他还是咬着牙,将激光切割器的功率调到了极限。裂痕边缘的金属终于开始熔化、凝固,缺口一点点变小。当最后一点裂痕被堵住时,他再也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模糊中,他看见萨拉扑了过来,抱着他的身体在哭。他想抬手摸摸她的脸,却发现手指已经不听使唤了。他的视线落在控制室的窗户上,窗外是地下城的穹顶,透过厚厚的玻璃,能隐约看到外面的银蓝色太阳——那是他从出生起就只敢远远观望的“灾星”,现在却觉得它的光有些刺眼。

“马克,你看!”萨拉突然停止了哭泣,指着窗外大喊。马克费力地转过头,看见一道金色的光从穹顶的缝隙里射了进来——那不是银蓝色的辐射光,是一种温暖的、带着温度的光。

“是……是地表的阳光吗?”他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了总部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所有地下城注意!太阳的辐射冲击突然减弱了!频率没有按照预期翻倍,反而下降了!智脑正在分析原因,初步判断是太阳内部的磁场出现了新的平衡!”

马克的眼睛猛地睁大。他想笑,却发现嘴角已经无法牵动。他最后看了一眼那道金色的光,心里想着:父亲,我守住了。下一代,或许真的能看到希望了。

当马克的意识彻底陷入黑暗时,“方舟-11”地下城的广播里,传来了智脑冰冷却清晰的声音:“第十次太阳辐射冲击已结束,辐射频率较预期下降40%。经分析,太阳活动可能进入新的稳定期。但请所有人类注意,资源枯竭的危机仍未解除,地下城的生存时间,仅剩不到五十年。”

通道里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刚才的慌乱和绝望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庆幸,有疑惑,还有深深的担忧。有人抬头望着那道金色的光,眼里泛起了泪光;有人低头看着手里的辐射剂量仪,陷入了沉默;还有人拿出通讯器,给远方的家人发去“我还活着”的讯息。

而在“方舟-01”地下城的核心机房里,艾略特正盯着智脑屏幕上的太阳活动数据。他已经92岁了,身体早已不如从前,可此刻,他的眼里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屏幕上的曲线显示,太阳的辐射频率确实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幅度还在不断扩大。他想起70年前,自己第一次参与“智脑计划”时,导师说的那句话:“太阳的脾气,我们永远无法完全预测。但只要人类还活着,就总有希望。”

他按下通话键,对所有地下城的科研团队说:“立即启动‘地表探索计划’,组织小队前往地表,采集最新的辐射数据和环境样本。另外,通知所有资源部门,加快对新型防辐射材料的研究。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机房里的年轻科学家们纷纷点头。他们看着屏幕上的太阳数据,心里想着:第十次辐射潮过去了,新的稳定期来了。但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人类文明,还要在地下继续挣扎,继续等待,继续寻找通往地表的路。

而在“方舟-11”地下城的北区控制室里,萨拉抱着马克的身体,眼泪一滴滴落在他的防护服上。她知道,马克再也醒不过来了。但她也知道,马克用生命守住的这道防线,会成为下一代人活下去的希望。她站起身,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拿起马克的辐射剂量仪,对赶来的救援人员说:“带我去科研团队,我要加入‘地表探索计划’。马克没完成的事,我来替他完成。”

通道里的应急灯依旧亮着,可那道金色的光却越来越亮,透过穹顶的缝隙,洒在了地下城的每一个角落。十年一遇的辐射潮终于过去了,人类又一次活了下来。但他们都知道,这只是漫长生存之战中的一个小小的喘息。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

上一章 第六章:全球知识的“容器” 超粒子星球(1)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2618年的稳定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