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章:柳氏少主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晨光初透,云裳阁后院已是一片忙碌。新到的生丝需要分拣,染缸要重新清洗,几个绣娘正围着新出的“雨过天青”缎讨论针法。沈凝站在廊下,看着账房刚送来的上月收支,眉头微蹙。

“小姐,前街的铺面这个月租金又涨了。”沈福递过另一本账册,“苏记把隔壁两个铺子都盘下来了,说是要开分号。”

沈凝接过账册,指尖在数字上轻轻划过:“让他们盘。我们的生意不在铺面大小。”她抬眼看了看天色,“今日该去徐记收染料了,你亲自去一趟。”

沈福应声退下。春桃端着茶点过来,小声道:“小姐,门外来了位客人,说是想谈笔生意。”

沈凝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年轻公子站在院中,正低头细看一匹刚晾晒的“墨霞锦”。他身姿挺拔,手指轻轻拂过锦缎表面,动作娴熟得像是个行家。

“这位公子是?”

那公子闻声抬头,露出一张清俊的面容。他约莫二十出头,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可眼神却锐利得很。“在下柳文渊,家中做些绸缎生意。听闻云裳阁的料子别具一格,特来拜访。”

柳文渊。沈凝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柳家是江南有名的绸缎世家,生意做得极大,据说连宫里都有人脉。只是柳家向来不与小作坊来往,今日突然到访,倒有些蹊跷。

“柳公子请里面坐。”沈凝引他进了待客的茶室,“不知公子想看什么料子?”

柳文渊却不急着入座,目光在茶室里转了一圈,最后落在墙上挂着的一幅绣屏上。那是用“星河锦”边角料拼成的寒梅图,梅枝遒劲,花瓣用了特殊的捻线手法,在光下隐隐泛着珠光。

“这幅绣屏很有意思。”柳文渊走近细看,“梅花的绣法,可是用了‘过枝’的技法?”

沈凝微微挑眉:“公子好眼力。”

“家母喜好刺绣,自幼耳濡目染罢了。”柳文渊转身,从袖中取出一块布料,“今日前来,是想请沈姑娘看看这个。”

那是一块深青色的缎子,质地细腻,光泽柔和,乍看与云裳阁的“墨霞锦”有几分相似。沈凝接过细看,指尖在布料上轻轻摩挲,忽然顿住。

“这经纬的织法……”

“看来沈姑娘看出来了。”柳文渊唇角微扬,“这是用贵坊的‘双经双纬’改良的织法,经纬线各多加了一股,让料子更挺括些。”

茶室里静了片刻。沈凝放下料子,神色不变:“柳公子这是何意?”

“沈姑娘别误会。”柳文渊不慌不忙地坐下,“我们柳家做生意,向来光明正大。这块料子是我们工坊的师傅琢磨出来的,今日特意拿来,是想与沈姑娘谈个合作。”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契书:“柳家想与云裳阁合作,在京城开一家分号。我们出铺面、人手,沈姑娘出技术和料子,利润三七分。”

沈凝没有接那份契书:“柳公子消息灵通,想必知道我们刚接了王府的订单。”

“正是知道,才更觉得该谈这个合作。”柳文渊目光清明,“云裳阁的料子是好,可要想在京城站稳脚跟,光靠几笔订单是不够的。柳家在京城经营三代,各府人脉、铺面位置都是现成的。沈姑娘的技艺加上柳家的根基,这才是双赢。”

窗外传来织机的咔嗒声,时缓时急。沈凝垂眸看着契书上墨迹未干的条款,久久不语。

这时,沈福匆匆从外面回来,见有客人在,便站在门口使了个眼色。沈凝对柳文渊道:“公子稍坐,我去去就来。”

出了茶室,沈福压低声音:“小姐,打听清楚了。柳家确实要在京城开分号,连铺面都看好了,就在最繁华的西大街。不过……”他顿了顿,“听说苏记也在争取这个机会,苏明远前日还去了柳府。”

沈凝目光微沉。她转身回到茶室,见柳文渊正站在窗边,望着后院忙碌的工匠。

“柳公子,”她缓步走近,“合作可以谈,不过我要再加一个条件。”

柳文渊转身:“请讲。”

“云裳阁的料子,每匹都要绣上独有的暗记。”沈凝直视他的眼睛,“在京城的分号,我要派两个老师傅过去监工。”

柳文渊轻轻叩着窗棂,忽然笑了:“沈姑娘是怕我们偷师?”

“防人之心不可无。”沈凝语气平静,“柳公子既然能琢磨出改良的织法,想必对云裳阁的技艺也很感兴趣。”

“好。”柳文渊爽快应下,“这个条件我答应。不过我也有个要求——下月初我要去京城筹备分号,希望沈姑娘能同行。京中几位贵人对云裳阁的料子很感兴趣,想当面与姑娘聊聊。”

这要求在意料之外。沈凝沉吟片刻:“容我考虑三日。”

送走柳文渊,沈凝独自在茶室坐了很久。春桃进来添茶,见她盯着那匹改良的缎子出神,忍不住问:“小姐觉得这柳公子可信吗?”

沈凝轻轻抚过缎子表面:“他拿来的这块料子,经纬线确实多加了一股,可织法却比我们的更复杂。”她指尖停在某处,“你看这里,他用了‘挑经显纬’的手法,让暗纹更清晰了。”

“那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难说。”沈凝起身,“去准备一下,我要去趟工坊。”

工坊里,老师傅们正围着柳文渊带来的料子议论纷纷。

“这织法确实精妙,比咱们的又进了一步。”

“怕是琢磨了不止一个月……”

“柳家到底想做什么?”

沈凝听着众人的议论,目光落在染缸旁的一筐青黛上。这些日子为了赶工,染料消耗得极快,若不是早先与徐记签了契约,只怕真要着了苏记的道。

“师傅们,”她轻声开口,“从明日起,所有料子的织法都改一改。”

众人安静下来。负责织造的老陈问道:“小姐想怎么改?”

“在经线里加一股银线,要最细的那种。”沈凝取过纸笔,画了个简单的图样,“纬线照旧,但织的时候要换‘三上一下’的针法。”

老陈凑近细看,忽然眼睛一亮:“妙啊!这样织出来的料子,远看与平常无异,近看才能瞧出暗纹的变化。”

“正是。”沈凝放下笔,“柳家能琢磨出改良的织法,别人也能。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永远慢一步。”

三日后,柳文渊再次登门。这次他带来了一盒京城流行的花样图册,说是给沈凝参考。

“沈姑娘考虑得如何?”他问得直接。

沈凝正在翻看图册,闻言抬头:“我可以随公子去京城,不过要等这批王府的订单完工。”

“那是自然。”柳文渊眼中闪过笑意,“正好我也要在城中多留几日,有些生意上的事要处理。”

他顿了顿,似是无意般提起:“昨日在酒楼遇见苏记的东家,他倒是热心,给我荐了几个京中的铺面。”

沈凝翻页的手指微微一顿:“苏记消息一向灵通。”

“是啊。”柳文渊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所以我觉得,与沈姑娘合作,或许更稳妥些。”

送走柳文渊后,沈凝吩咐沈福:“去查查,柳文渊这两日都见了什么人,特别是与苏记有没有往来。”

傍晚时分,沈福带回消息:柳文渊这两日除了见了几位绸缎商,还去拜访了城中的几位老工匠,其中就有刚从云裳阁离开的染匠老周。

“老周?”沈凝皱眉,“他怎么会去见老周?”

“听说柳公子对染技很感兴趣,特意请老周去讲了讲染料的配比。”沈福低声道,“小姐,这柳公子怕是不简单。”

夜色渐深,沈凝独自在书房对着柳文渊带来的图册出神。图册上尽是京城时兴的花样,有些连她都是头一次见。柳文渊此举,分明是在展示柳家在京城的实力。

她合上图册,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这次京城之行,恐怕比想象中更要复杂。

上一章 第九章:暗流汹涌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京城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