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馆的晨光比闹钟更准时,七点刚过,第一缕阳光就斜斜切过球台,在地面投下明亮的线条。孙颖莎推开门时,远远就看见王楚钦的身影——他正弯腰调试球网,手里捏着的胶布还是昨晚那卷,连缠裹的弧度都和昨晚一模一样。
“早啊。”她晃了晃手里的保温袋,刚走近就被他递来的温水撞了撞手背。杯壁还带着温度,是她习惯的45度,不会烫嘴也不会凉得快。“刚去食堂打的,知道你早上不爱喝太烫的。”王楚钦说着,顺手接过她肩上的背包,从里面拿出她的球拍——拍柄处又多了层新的吸汗带,颜色是她喜欢的浅紫色,缠得松紧刚好。
孙颖莎握着球拍挥了挥,余光瞥见他膝盖上的新护膝。淡蓝色的面料上,她昨天绣的首字母在晨光里格外显眼,护膝边缘的减震垫鼓鼓的,刚好护住他常受伤的髌骨。“挺合适的。”王楚钦像是察觉到她的目光,屈膝试了试,“比旧的舒服多了,跑起来没那么沉。”
两人练到第八组多拍相持时,孙颖莎的正手突然漏了个球。球落地的瞬间,王楚钦已经递来毛巾,指尖还捏着颗橘子糖——是昨晚剩下的最后一颗,糖纸被他叠得整整齐齐。“是不是太累了?”他声音放轻,伸手按了按她的腰侧,“护腰没忘戴吧?”
孙颖莎咬着糖点头,忽然想起上周练到一半腰痛,她没说,却被他看在眼里。现在她的训练服里,正贴着他昨天给的护腰,透气面料裹着腰腹,暖得刚好,不会闷出汗也不会松垮。“再练两组就休息?”王楚钦提议,手里已经开始收拾球筐,“等会儿去器材室,我给你换个新球,你上次说这批球弹性有点差。”
休息时,孙颖莎靠在球台边喝水,看着王楚钦整理训练笔记。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她的技术要点:正手进攻要注意重心下沉,反手衔接需加快节奏,甚至连她每次疲劳时会先揉太阳穴的小动作,都被他画了个小小的记号在旁边。
“看什么呢?”王楚钦抬头,把笔记本递过来。孙颖莎翻到最新一页,忽然看见角落写着一行小字:“莎莎今天护腰戴了,糖吃了一颗,多拍相持比昨天稳了三分。”她指尖顿了顿,忽然想起自己的笔记本里,也记着他的习惯:膝盖不好要少蹲,口渴时喜欢喝温水,缠球网一定要用宽胶布。
快到中午时,器材店的老板突然送来个包裹。王楚钦拆开时,孙颖莎才看见是盒新的吸汗带,颜色有浅紫、浅粉,全是她常用的色系。“上周跟老板说的,让他多进点。”王楚钦把吸汗带放进她的背包,“以后不用等我帮你换,你自己随时能换。”
孙颖莎笑着点头,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是个小小的护腕,边缘绣着迷你乒乓球图案,内侧绣着他的名字首字母。“昨天路过小商品店买的,”她递过去,耳尖有点红,“你擦汗总用手腕蹭,这个吸汗,还能护着你上次擦伤的地方。”
王楚钦接过护腕戴上,刚好护住手腕内侧的浅疤。晨光透过训练馆的窗户,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他的护膝和她的护腰,他的笔记本和她的记号,像散落的拼图,悄悄拼成了“搭档”的模样。不用多说,不用刻意,你记着我的习惯,我想着你的需要,这就是他们藏在晨光里的,最踏实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