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在奶奶去世第三个月,才敢爬上老宅二楼的阁楼。木楼梯被踩得“咯吱”响,灰尘在斜照的阳光里浮动,空气里飘着樟脑丸和旧布料混合的、属于时光的味道。她是来收拾遗物的,却在阁楼最里面,发现了那个与周遭格格不入的黑色行李箱——牛皮材质,边角磨得发亮,铜制锁扣上还挂着半枚生锈的钥匙。
奶奶生前从不让她进阁楼,总说“上面堆着没用的旧东西,女孩子家别沾灰”。可苏晓记得,去年冬天她发烧,夜里迷迷糊糊看见奶奶举着煤油灯往阁楼走,背影佝偻,脚步却轻得像怕惊动什么。当时她以为是梦,直到此刻指尖触到冰凉的箱锁,才后知后觉地心慌。
她试着把半枚钥匙插进锁孔,“咔嗒”一声,锁开了。箱子没装多少东西,最上面是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领口绣着朵褪色的栀子花——那是奶奶年轻时的样子,照片里她总穿着这件衣服,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苏晓的手指往下探,突然触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是个铁盒,打开的瞬间,她的呼吸猛地顿住。
铁盒里没有珠宝,只有一沓泛黄的信纸,最上面那张写着“致阿晓”,字迹是奶奶的,却比苏晓熟悉的、晚年颤抖的笔迹工整太多。“如果你来开这个箱子,说明我已经走了。有些事,该告诉你了。”苏晓攥着信纸的手开始冒冷汗,她蹲在箱子前,借着阁楼的光往下读。
原来奶奶年轻时有个相好,叫陈阿明,是镇上的木匠。1958年那年,陈阿明要去外地支援建设,临走前跟奶奶约好,等他回来就娶她,还送了她这个行李箱,说“以后咱们的家当,都装这里面”。可陈阿明走后没半年,就传来消息,说他在工地出了意外,没救过来。奶奶当时哭晕过去,醒来后把所有和陈阿明有关的东西都塞进了行李箱,藏进了阁楼——她怕家里人说她“不吉利”,更怕自己一看见这些东西,就忍不住想他。
苏晓看到这里,鼻子发酸,眼泪掉在了信纸上。她接着往下翻,却在信纸最底下,发现了一张不一样的纸——是张医院的诊断书,日期是1995年,患者姓名写着“陈阿明”,病症是“脑震荡后遗症,需长期休养”,落款医院在邻省的一个小县城。
这不是奶奶写的信。苏晓的心跳骤然加快,她再往下翻,又找到一张字条,字迹陌生,墨水洇得厉害,像是写的时候手在抖:“阿英(奶奶的小名),我没出事,是工地里有人搞鬼,我怕连累你,只能躲起来。我在邻省的县城,地址是……你要是看到这个,别来找我,我会想办法联系你。1959.3.12。”
字条的地址后面,画了个小小的栀子花图案,和奶奶蓝布衫上的一模一样。可奶奶为什么从没提过这个?苏晓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发烧时,奶奶往阁楼走,手里好像攥着什么——难道是这张字条?她又看向行李箱,箱子底部有个暗格,她用指甲抠开,里面藏着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一沓汇款单,从1960年到2010年,每个月都有一笔钱,汇款人姓名栏写着“陈”,收款人是“苏阿英”,汇款地址每次都不一样,却都离邻省那个小县城不远。
最后一张汇款单是2010年10月的,金额是500元,备注栏写着“天冷了,买件棉衣”。可奶奶是2023年去世的,那之后的十三年,钱去哪了?苏晓突然注意到,行李箱的内侧,有一道新的划痕,不像旧伤——奶奶去世前,有人动过这个箱子?
她猛地站起来,转身想下楼找爷爷问清楚,却听见阁楼门口传来脚步声。是爷爷,他手里拿着个布包,站在楼梯口,脸色苍白,看见苏晓手里的汇款单,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
“爷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阿明还活着吗?奶奶知道他没死,对不对?”苏晓的声音发颤。爷爷叹了口气,走到她身边,指了指箱子里的蓝布衫:“你奶奶早就知道了。1961年那年,她去邻省走亲戚,其实是去找陈阿明,找到了。”
苏晓愣住了:“那为什么……”
“因为陈阿明当时已经结婚了,跟一个当地的女人,还有了孩子。”爷爷的声音低沉,“他当年躲起来,不光是怕工地的事,还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你奶奶——他受伤后不能再做木匠,只能靠打零工过活,怕委屈你奶奶。你奶奶找到他时,他正抱着孩子喂饭,看见你奶奶,当场就哭了。”
苏晓手里的字条飘落在地,她不敢相信:“那这些汇款单……”
“是你奶奶让他汇的。”爷爷蹲下来,捡起字条,“你奶奶说,陈阿明日子苦,她不能帮太多,只能每个月让他以自己的名义汇点钱,这样他心里能好受点。后来陈阿明的妻子走得早,孩子也长大了,他身体越来越差,2010年冬天就走了——最后一张汇款单,是他让邻居帮着汇的,备注是他早就想好的。”
苏晓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看向那个黑色行李箱,突然明白奶奶为什么不让她进阁楼——不是怕她沾灰,是怕她看见这些藏了一辈子的遗憾。爷爷把布包递给她,里面是个小小的木盒子,打开一看,是两枚一模一样的栀子花银簪,一枚刻着“英”,一枚刻着“明”。
“你奶奶去世前一周,把这个布包交给我,说‘要是阿晓发现了箱子,就把这个给她’。”爷爷的眼睛红了,“她说,这辈子没跟陈阿明在一起,不后悔,就是可惜,没来得及跟他说一句,她从来没怪过他。”
苏晓把银簪攥在手里,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却像是能感受到奶奶当年的温度。阁楼的阳光渐渐斜了,落在黑色行李箱上,铜制锁扣反射出微弱的光,像是在替奶奶,回应着那段藏在时光里的、没说出口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