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群归来的消息,像一阵春风般传遍了整个小镇。清晨的阳光刚洒进小院,便有邻居带着孩子赶来,踮着脚往槐树上望,想要看看归来的燕子。槐树枝桠间,几只燕子正忙着修整巢穴,黑色的身影在绿叶间穿梭,清脆的呢喃声此起彼伏,给静谧的小院添了几分灵动的生机。
小安和阿念早早就守在槐树下,手里捧着昨晚特意准备的小米,小心翼翼地撒在石台上。“小燕子肯定饿了,咱们给它们喂点吃的。”小安说着,又往石台上添了些清水,阿念则蹲在一旁,轻声念叨:“快过来吃呀,这是我们特意给你们留的。”
领头的燕子似乎察觉到了孩子们的善意,它从巢边飞下来,在石台上方盘旋了两圈,确认没有危险后,才轻轻落在石台上,啄了几粒小米。小安和阿念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它,直到燕子吃饱后飞回巢中,两人才兴奋地击掌:“它吃了!小燕子吃我们喂的米了!”
马嘉祺拿着一把小铲子,在院角翻松泥土。丁程鑫则提着一个竹篮,跟在他身后,往土里撒着些油菜籽和向日葵籽。“燕子回来了,院里也该种些花花草草,给它们添点热闹。”马嘉祺一边翻土,一边说,“等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燕子飞在花丛上方,多好看。”丁程鑫笑着点头:“再种些向日葵,秋天结了籽,也能给燕子当粮食。”
小雨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里捧着“槐果册”,正专注地描绘着燕子筑巢的场景。领头的燕子一次次飞出小院,嘴里衔着湿润的泥土和细软的草叶,飞回巢边后,用喙仔细地将泥土涂抹在巢壁上,动作娴熟又认真。小雨的笔尖随着燕子的身影移动,将它衔泥筑巢的每一个细节都勾勒得格外生动,连泥土上沾着的草叶纹路,都清晰可见。
午后,阳光愈发温暖,燕子们的筑巢工作也进入了高潮。有的燕子负责衔泥,有的负责寻找干草,还有的则在巢边警戒,分工明确。小安和阿念看得入了迷,也学着燕子的样子,在院里捡来些细小的树枝和干草,跑到槐树下,想要帮燕子筑巢。
“你们这样会打扰到它们的。”马嘉祺走过来,轻轻拉住孩子们的手,“燕子筑巢有自己的章法,咱们要是贸然帮忙,反而会让它们不安。不如咱们帮它们找些合适的材料,放在院门口,让它们自己来取?”
孩子们一听,立刻来了兴致,跟着马嘉祺在院外的河边和草地里寻找合适的筑巢材料。他们捡来柔软的干草、细小的柳枝,还有些光滑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堆在院门口。不多时,便有燕子发现了这些材料,它先是落在材料堆旁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衔起一根干草,欢快地飞回了巢中。
“它拿走了!它拿走我们找的材料了!”阿念兴奋地跳了起来,小安也拍着手说:“太好了,我们也帮上忙了!”从那以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去院外寻找筑巢材料,放在院门口,而燕子们也渐渐习惯了这份善意,每天都会来取走一些,像是在和孩子们默契配合。
丁程鑫每天都会在厨房里多准备些小米和清水,放在石台上,供燕子食用。他还特意在窗台边放了一个小小的木盘,里面装着些细碎的玉米粒,说要给燕子补充营养。有时燕子落在窗台上啄食,丁程鑫便会放慢动作,轻声和它们说话:“慢点吃,不够还有,今年就在这儿安心住下。”
小雨的“槐果册”里,也添了许多新的画面:孩子们在院外寻找筑巢材料的身影、燕子衔着干草飞回巢的瞬间、石台上摆放的小米和清水,还有邻居们来小院看燕子时的笑脸。她在一幅画旁题了句:“新泥衔暖日,稚子助巢忙,燕语啼春趣,满园尽暖阳。”
这日傍晚,天边泛起了淡淡的晚霞,槐树上的燕巢已经修整得差不多了,比之前更加厚实宽敞。领头的燕子落在巢边,对着巢内叫了几声,像是在检查成果。突然,它展翅飞向天空,在小院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朝着南方飞去。
“它要去哪里呀?”小安拉着马嘉祺的衣角问。马嘉祺望着燕子飞去的方向,笑着说:“说不定是去接还没到的同伴,也有可能是去寻找更合适的食物。别担心,它很快就会回来的。”
果然,没过多久,领头的燕子便飞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两只燕子,它们落在槐树枝桠上,和巢边的燕子相互鸣叫着,像是在交流着什么。小雨赶紧拿起炭笔,将这一幕画了下来,她猜测,这两只新到的燕子,或许是去年在院里出生的小燕子,如今也跟着父母回来了。
夜里,燕巢里的呢喃声渐渐平息,燕子们进入了梦乡。小院里静悄悄的,只有槐树叶在微风中轻轻作响。马嘉祺和丁程鑫坐在廊下,望着燕巢的方向,马嘉祺轻声说:“巢修好了,接下来就该等着它们产卵育雏了。往年这个时候,燕子夫妇都会格外忙碌,要轮流出去觅食,照顾巢里的蛋。”
丁程鑫点点头:“到时候咱们多准备些食物,帮它们减轻点负担。孩子们肯定也会很开心,能看到小燕子从蛋里孵出来。”
小安和阿念躺在床上,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白天看到的燕子。小安说:“等小燕子孵出来,我要每天都来看它们,给它们喂小米。”阿念则说:“我要给小燕子起名字,叫‘小红’‘小白’,像我们一样。”
小雨将“槐果册”放在枕边,册页上的燕子仿佛活了过来,在她的脑海里盘旋飞舞。她知道,随着燕巢的修整完成,小院的春日故事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接下来,她要记录的,将是燕子产卵、育雏的温馨画面,还有孩子们与小燕子之间,即将发生的更多有趣故事。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聚焦燕群归来后的日常,衔泥筑巢的忙碌、孩子们的善意相助、小院里的默契互动,让重逢的温暖延续成了朝夕相伴的温情。从陌生到熟悉,从等待到相守,燕子与小院的联系愈发紧密。
接下来,燕巢将迎来新的生命,燕子夫妇会如何悉心照料巢中的蛋?孩子们面对即将破壳的小燕子,又会展现出怎样的温柔与期待?“槐果册”里,是否会添上小燕子破壳而出的珍贵画面?咱们接着往下书写这份藏在巢畔的生命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