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程鑫推开窗,对面公寓落地窗前,马嘉祺举着手机朝他示意。
两栋楼间距不足二十米,丁程鑫甚至能看清对方睡袍领口的水渍。
马嘉祺“刚发现的。以后打招呼方便了。”
(注:说的是语音)
丁程鑫“你故意的吧?”
马嘉祺“是又怎样?”
夜航机的灯光划过马嘉祺身后时,丁程鑫按住胸口。
那里跳动的节奏,正与手机里传来的呼吸声交织。
他点开梁振华虎口疤痕的照片放大——疤痕末端,隐约有个数字刺青:07。
丁程鑫“查查这个数字。”
马嘉祺“已经在查。睡吧,明天片场见。”
马嘉祺(下一条语音)
马嘉祺“对了,你心跳声吵得我睡不着。”
马嘉祺“赔我一场好梦”
,丁程鑫关掉手机,却关不掉耳畔共振的余韵。
雨又下起来,他想起道具间里马嘉祺滚烫的掌心——那里跳动的,究竟是真相,还是另一种精心设计的戏码?
试戏成功后第三天,《暗涌》剧组正式建组围读。
丁程鑫提前十分钟到达会议室,却发现马嘉祺早已坐在主位右侧,正与导演低声交谈。
见他进来,马嘉祺自然地拍了拍身旁的空位
马嘉祺“给你留了位置。”
丁程鑫刚落座,马嘉祺便推过一杯温热的蜂蜜柚子茶,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恰好映出窗外梁振华匆匆走过的身影。
导演开始讲解剧本时,丁程鑫注意到马嘉祺的右手始终放在桌下——食指有节奏地轻点膝盖,而那个节奏,竟与自己因紧张而稍快的心跳完全同步。
“第三章,共振频率。”
导演敲了敲白板
“这是两个反派角色从相互试探到建立信任的关键。”
“马嘉祺,丁程鑫,你们需要表现出一种超越语言的默契。”
剧本摊开在第47场:深夜天台,两个各怀秘密的角色在雨中对峙,最终因一个意外的肢体接触发现彼此心跳频率一致。
丁程鑫正在揣摩台词,马嘉祺突然倾身过来,指尖点在他手腕内侧
马嘉祺“这里,等下我会碰你这里。”
丁程鑫触电般缩手
丁程鑫“为什么”
马嘉祺“脉搏。”
马嘉祺声音压低
马嘉祺“剧本里写‘通过脉搏感知对方心跳’,但直接贴胸口太刻意。”
他的手指虚虚划过丁程鑫袖口
马嘉祺“手腕更私密,也更……危险。”
导演闻言转头
“嘉祺说得对!这种若即若离的性张力很重要。”
围读进行到天台戏份时,丁程鑫念完最后一句台词
丁程鑫“你到底是谁?”
按照剧本,马嘉祺应该抓住他手腕。
但当微凉的手指真正覆上来时,丁程鑫猛地一震——不是表演,而是他真的听到了双重心跳声在耳膜内撞击!
马嘉祺显然也察觉了,台词卡在喉间。
整个会议室安静得只剩空调运作声,而两人交叠的手腕下,桌面的轻微震动清晰可辨。
“好!”
导演突然鼓掌
“就是这个效果!真实的心跳加速!”
丁程鑫试图抽手,马嘉祺却收紧手指,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
马嘉祺“别动,梁振华在观察我们。”
余光瞥去,会议室玻璃窗外,梁振华果然举着手机,镜头分明对着他们交握的手。
双生频率当晚剧组聚餐,丁程鑫借故提早离席。
回到公寓,发现对面窗户一片漆黑——这很不寻常,马嘉祺通常熬夜到凌晨。
他鬼使神差地发了条消息
丁程鑫“你认识一个虎口有Y形疤痕的人吗?”
五分钟后,手机亮起。
马嘉祺发来一张老旧照片:七八个少年在剧院门口的合影,居中两人格外眼熟——竟是十四五岁的他和马嘉祺!
两人中间搭着肩膀的中年男人左手虎口上,Y形疤痕清晰可见。
马嘉祺“梁振华,我们小时候的表演老师。”
马嘉祺“但他五年前应该已经去世了。”
丁程鑫惊得打翻水杯。他拨通电话
丁程鑫“怎么回事?”
马嘉祺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
马嘉祺“我查了殡葬记录,死亡证明是真的。”
马嘉祺“但现在这个梁振华,指纹和档案完全匹配。”
丁程鑫“双胞胎?”
马嘉祺“更复杂。”
马嘉祺“这个梁振华上个月突然成为《暗涌》最大投资人”
马嘉祺“指名要我们俩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