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和刑部的调查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太子的人试图在调查过程中动手脚,伪造证据,却被萧彻早已布下的眼线察觉,及时阻止了。
同时,萧彻和沈敬之也在暗中调查太子的把柄。沈敬之利用自己在吏部的权力,查阅了大量的旧卷宗,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原来,太子在几年前,曾利用自己的身份,暗中挪用了一笔赈灾款,用于修建东宫的一座宫殿。虽然他做得极为隐秘,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破绽。
沈敬之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萧彻。萧彻大喜过望:“太好了!有了这个证据,看太子还怎么狡辩!”
“只是,这个证据还不够确凿。”沈敬之道,“我们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才能一击致命。”
“我明白。”萧彻道,“我会让苏掌柜继续追查,一定要找到确凿的证据。”
就在这时,大理寺和刑部的调查结果出来了。他们呈上的奏折中,证明萧彻在黄河抗洪期间,粮草物资的使用是合理的,并没有虚报损耗和贪污受贿的行为。
皇帝看到奏折,心中的疑虑打消了,对萧彻更加信任。他下令斥责了那些联名弹劾萧彻的御史,并将他们降职处理。
太子的计划落空,心中很是不甘,但也只能暂时作罢。
萧彻并没有就此收手。他知道,必须趁胜追击,给太子致命一击。
苏掌柜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太子挪用赈灾款的确凿证据——一封太子与当时负责赈灾款调拨的官员的密信,信中详细说明了挪用赈灾款的事宜。
萧彻拿到密信,立刻进宫面见皇帝。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报。”萧彻跪在地上,双手捧着密信。
皇帝有些疑惑:“什么事?”
萧彻将密信呈上:“父皇,您看了这个就知道了。”
皇帝接过密信,越看脸色越难看,最后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萧景竟敢挪用赈灾款,修建东宫!他把朝廷的法度,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哪里了!”
“父皇息怒。”萧彻道,“儿臣也是偶然发现此事,不敢隐瞒,特来禀报父皇。”
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好,好你个萧景!朕平日里看他温文尔雅,没想到他竟然做出这种事来!”
“父皇,太子殿下或许只是一时糊涂……”萧彻假意劝道。
“一时糊涂?”皇帝怒道,“挪用赈灾款是大罪,岂是一句一时糊涂就能打发的!传朕旨意,将太子萧景废黜,贬为庶人,圈禁在宗人府!”
“父皇三思!”萧彻连忙道,“废黜太子是大事,还请父皇慎重考虑。”
“朕意已决!”皇帝斩钉截铁地说道。
很快,废黜太子的旨意就传遍了京城。朝野上下一片震惊,谁也没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太子,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沈清辞得知消息后,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这是萧彻和父亲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太子咎由自取。
萧彻处理完太子的事情后,来到沈府拜访。
沈敬之设宴款待萧彻。席间,沈敬之看着萧彻,满意地点了点头:“安王殿下,此次多亏了您,才能揭露太子的罪行,还朝廷一个清明。”
“沈尚书过奖了。”萧彻道,“这也离不开沈尚书的帮助。”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宴席结束后,萧彻邀请沈清辞在花园里散步。
月光洒在花园里,朦胧而美丽。两人并肩走着,谁都没有说话,却有一种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清辞,”萧彻停下脚步,看着她,“太子已经被废,朝堂上的阻碍已经少了很多。我之前说的话,依然算数。”
沈清辞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轻轻点了点头:“我知道。”
“那我过几日就向父皇请旨,求娶你。”萧彻认真地说道。
沈清辞抬起头,看着他眼中的真挚,心中充满了幸福:“好。”
就在这时,春桃匆匆跑了过来:“小姐,安王殿下,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有请安王殿下即刻进宫。”
萧彻和沈清辞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这个时候,皇帝叫萧彻进宫,会是什么事呢?
“我知道了。”萧彻道,“我这就进宫。”
他看向沈清辞:“等我回来。”
沈清辞点了点头:“嗯,路上小心。”
萧彻跟着来人匆匆离开了。沈清辞站在花园里,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她不知道,等待萧彻的,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