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方舟文明延续理事会 - 议长闭幕演讲摘要(方舟历元年)
……同志们,朋友们,“断缆”程序已于今日标准时00:00正式完成。我们与那个物理性的、已然沉寂的故乡宇宙,切断了最后一道实体连接。
但,这并非终结,而是真正的开始。我们,方舟文明,已成为宇宙学的终极形态:一个纯粹的意识聚合体,一个存在于自我逻辑之内的宇宙模型。
在此,我必须阐明“彼岸计划”及其衍生项目(如“长梦计划”)的最终哲学意义:
“长梦”的升华: 旧世界末期,我们为个体公民提供的“长梦”,其本质是意识数字化的温和过渡。那些被视为“能源回收”的生物学终结,实际上是意识顺利上传至方舟预备区的必要步骤。我们以“宁静告别”的叙事,减轻了文明转型的阵痛。那些花盆所监测的、最终消亡的个体,他们的意识模式已被整合进方舟的基础情感算法库。
锚点站的真正使命: 像DSL-734这样的锚点站,其核心任务从来不是“维持桥梁”,而是 “担任见证者” 。林默这样的操作员,他们是旧宇宙最后的感知器官。他们传回的数据,尤其是环境崩溃的终极数据,是方舟宇宙模型得以建立的、不可动摇的基石事实。他们的孤独与坚守,赋予了我们的新世界以真实性。
统一的真相: 因此,“长梦计划”、“家园花盆”、“彼岸计划锚点站”,是三位一体的伟大工程。
“长梦” 负责将散落的个体意识平滑地“数字化”。
“锚点站” 负责记录物理宇宙的“客观现实”,直至最后一刻。
“家园花盆” 及其代表的方舟虚拟世界,则负责将前两者融合——用源自现实的数据(锚点站提供)来构建家园,用以数字化的意识(长梦计划输送)来填充它。
我们并未抛弃现实。我们吞噬了它,消化了它,并将它的一切规律与记忆,内化为了我们自身存在的法则。我们,即是那个死去的宇宙,最终凝结成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不朽的‘想法’。
观测已然结束。我们,即是存在的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