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快步走出那条街,拐过弯,身后那栋高耸的写字楼彻底被其他建筑物遮挡,你看不见它了,才仿佛终于挣脱了某种无形的磁场,慢慢恢复了正常的步行速度。
晚风拂面,带着夏末初秋的微凉,让你因紧绷而有些发热的脸颊稍稍降温。然而,身体放松了,心里的波澜却才刚刚开始荡漾开来。
刚才的画面不受控制地在脑海里回放——他高大的身影,低沉的声音,还有你几乎是仓惶逃窜的背影……尴尬,后知后觉地、汹涌地爬满了你的心头。
你开始忍不住复盘刚才的一切。
“要不要一起走?”——这句话现在听起来,似乎……也挺正常的?也许他只是初来乍到,对周围环境不熟悉,看到同部门又刚好一起下班的你,想顺便一起走走,熟悉一下路线?或者,他只是想以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和新同事打个招呼,认识一下?毕竟以后要一起工作,主动示好也是人之常情。
可你呢?你反应那么大,像只受惊的兔子,拒绝得那么生硬,甚至还小跑着离开……这会不会显得太不近人情、太小题大做了?他会不会觉得你这个同事很难相处、防备心过重?万一他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性格比较直接热情,那你刚才的表现,岂不是显得很可笑,甚至有点……不礼貌?
一种莫名的愧疚感,像细小的藤蔓,悄悄缠绕上来。
但你转念一想,另一个声音又冒了出来:万一呢?万一是装的呢?现在社会新闻那么多,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身高接近一米九、气场强大的陌生男性,在几乎无人的下班时间提出单独同行,保持警惕难道不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吗?你一个人住,小心一点总没错的!你的反应完全在合理范围内。
可是……这么去恶意揣测一个新同事,是不是也不太好啊?他才第一天来,你就给人贴上了“可能不怀好意”的标签,这对他是不是也不公平?看他今天的表现,除了刚才的邀请有点突兀,在办公室里似乎也挺正常的……
“哪有那么多万一啊!”你几乎要对自己脱口而出。两种念头在脑海里激烈交战,让你心烦意乱。你觉得自己的思维陷入了一个怪圈,一边觉得自己的防备是正当的,一边又忍不住为自己的“过度反应”感到抱歉和尴尬。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那份愧疚感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因为不断的自我质疑而越来越强。
你就这么一路走着,眉头微蹙,心思完全沉浸在这场自我博弈里。路过常去的便利店时忘了停下买酸奶,差点走过了小区门口的人行横道。直到站在自家楼下,从包里翻找钥匙时,指尖触碰到冰凉的金属,你才恍然惊觉,已经到家了。
打开门,熟悉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却没能立刻驱散你心头的纷乱。你放下包,换上拖鞋,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心里却还在想着电梯里的那个身影,和那个让你纠结不已的短暂交锋。
你叹了口气,知道这个晚上,恐怕要带着这份理不清的复杂心绪入睡了。而明天,还要面对同一个办公室里的他。想到这儿,你的心跳又不由自主地快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