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血色晚年

大明华章

胡惟庸案的腥风血雨,如同一声凄厉的号角,划破了洪武朝前期那层勉力维持的平和表象。自此以后,帝国的政治气候陡然转寒,空气中仿佛永远弥漫着一股铁锈与恐惧混合的气息。洪武帝朱元璋,这位年事渐高的开国雄主,似乎将他晚年所有的精力与猜忌,都倾注到了对内部潜在威胁的无情清洗之上。

李承泽已官至礼部侍郎,位置不低,却也愈发如履薄冰。他亲眼见证了胡案之后,皇帝如何一步步废黜中书省,诛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告发者(皇帝同样不信任反复之人),如何借“空印案”、“郭桓案”等由头,将屠刀挥向整个官僚体系。数以万计的官员、胥吏、富户被牵连处死,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昔日功臣楼宴饮的豪情,早已荡然无存。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预演。

洪武二十三年,一个看似平常的春日。李承泽正在礼部衙门处理藩国朝贡文书,忽然听得外面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与马蹄声,紧接着,便是宫中专使急促的脚步声和那令人心悸的宣旨声:

“陛下有旨!韩国公李善长,交通胡惟庸,知情不举,心怀怨望,欲图不轨!着即拿下,交锦衣卫严讯!其家产抄没,族人连坐!”

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李承泽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落在案牍之上,墨迹污了精心誊写的文书,他也浑然不觉。

李善长!开国文臣之首,被誉为“萧何”再世的韩国公!那个温文尔雅、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稳妥方略的长者,那个在濠州、在应天、在无数个日夜与他一同处理政务、规划蓝图的李书记!他……他怎么也会?

李承泽只觉得一股寒气瞬间冻结了四肢百骸。李善长虽已致仕多年,但其威望犹存,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更重要的是,他代表着淮西勋贵集团最核心、最“无害”的一面。连他都无法幸免,那意味着什么?

他踉跄着走到窗边,只见街道上锦衣卫的缇骑纵横驰骋,盔甲鲜明,刀光闪烁,直扑韩国公府方向。空气中似乎已经提前传来了哭喊与求饶声。昔日门庭若市的国公府,此刻已成修罗场。

接下来的审讯与定罪,快得令人窒息。所谓的证据,无非是家奴的攀咬,一些模棱两可的往事,以及最致命的——“星变示警,当移大臣”的术士之言。李善长及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尽数被处死。皇帝亲自编纂的《昭示奸党录》,将李善长钉死在了“胡党”的耻辱柱上。

看着那份罗列着“罪状”的文书,李承泽心中充满了荒谬与悲凉。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善长或许有其圆滑与自保之处,但若说其晚年还有“不轨”之心,无异于天方夜谭。这根本不是什么依法惩治,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清算!皇帝要清除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罪行,而是任何可能存在的、哪怕只是想象中的威胁,是那些知晓他太多布衣往事、拥有太高声望、可能影响他身后安排的“老兄弟”。

李善长的死,如同一根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更剧烈的连锁反应。皇帝对勋贵集团的猜忌与清洗,达到了顶峰。昔日与李善长交往密切,或是在军中威望过高、行事不够谨慎的功臣,纷纷被罗织罪名,牵连入狱。

而这场血色风暴的最高潮,在洪武二十六年,以一种更加酷烈的方式降临——凉国公蓝玉案。

此时的蓝玉,堪称大明军界第一人。他勇猛善战,在捕鱼儿海一战中几乎全歼北元主力,功勋卓著,被封凉国公,其声望在常遇春、徐达相继去世后,一时无两。然而,也正是这煊赫的功勋与声望,以及他本人骄纵不法、蓄养庄奴假子、侵占民田等行为,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指控同样是“谋反”。细节更加荒诞不经,诸如与部将密会、夜观天象、口出怨言等等。但这一次,牵连之广,杀戮之惨,更甚于胡、李之案。不仅蓝玉本人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其族被诛,更牵连了几乎整个军队系统中的高级将领!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普定侯陈桓……无数在北伐、平滇、征漠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字,在这场被称为“蓝狱”的浩劫中,灰飞烟灭。列侯以下,被株连杀戮者,据称达一万五千余人!《逆臣录》颁行天下,字里行间,皆是淋漓的鲜血。

整个帝国的武人脊梁,几乎被这一次性打断!

李承泽已经麻木了。他机械地处理着与这些案件相关的文书,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变成冰冷的罪囚编号,再变成死亡名单上的墨字。他不再感到震惊,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一种历史车轮无情碾过的无力感。

他时常会想起很多年前,在濠州那个风雪交加的仓库里,朱重八递给他的那碗救命的糊粥;想起在鄱阳湖血战前夜,那个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如磐石的统帅;想起登基大典上,那个在阳光下接受万民朝拜、意气风发的洪武皇帝。

而如今,龙椅上的那位老人,头发已然花白,面容愈发刻厉,眼神中的深沉被一种近乎偏执的猜忌所取代。他用最极端的方式,为自己的继承者扫清了一切可能的障碍,也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一个被恐惧和鲜血所笼罩的帝国符号。

站在礼部衙门的庭院中,李承泽抬头望着金陵城上空那轮似乎也蒙上了一层血色的夕阳。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一个个曾经闪耀的名字,都已化为尘埃。洪武朝的晚年,被这浓得化不开的血色所浸染。开创的伟业与晚年的酷烈,如此矛盾而又真实地交织在这位布衣天子身上。他不知道历史将如何评说,他只感到一种巨大的疲惫和幻灭。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他,见证了辉煌,也目睹了毁灭,而他,只是一个侥幸存活下来的、沉默的记录者。夜色,如同墨汁般,缓缓浸染了这座承载了太多荣耀与悲伤的帝都。

上一章 胡蓝之始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落日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