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边将得宠

大明华章

正德五年秋,北疆的风沙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漫天黄尘如幕布般笼罩着宣府镇,将戍边将士的甲胄染成土黄色。总兵府内,江彬推开窗,任凭风沙扑打脸庞,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却始终盯着校场——那里有三百名亲兵正在演练他独创的"旋风阵"。

"将军,京里来人了。"亲兵统领压低声音,"是钱宁钱大人的心腹。"

江彬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三年前他还是个险些因军粮亏空被问罪的参将,如今却成了宣府总兵,连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都要给他三分颜面。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在豹房里斗虎的皇帝突然对边关战事产生了兴趣。

"让他在偏厅等候。"江彬故意拖延了半个时辰,这才不紧不慢地转身。当他步入偏厅时,已然换上一副热情洋溢的面孔:"赵公公远道而来,末将有失远迎!"

来人是钱宁麾下的掌司赵德安,此刻正捧着茶盏的手微微发抖。不是因为塞北的寒风,而是眼前这个边将身上散发的野性让他不安——江彬左颊那道从眉骨划到下颌的刀疤,在烛光下如同蠕动的蜈蚣。

"江将军,钱大人让咱家带话。"赵德安尽量保持镇定,"皇上近日又要巡幸宣府,这次指名要看真正的边塞烽火..."

江彬的指尖在军报上轻轻敲击。这已是正德皇帝一年内第三次北巡。第一次来时还在城墙射杀了两名疑似鞑靼探子的牧民,第二次则带着文武百官在草原上模拟征战。朝中已有御史以"天子屡离九重"死谏,却反被罚俸半年。

"请公公转告钱大人。"江彬突然提高声调,"末将定让陛下见到最壮观的边塞风光!"他拍了拍手,亲兵抬进三个樟木箱,"这些塞外特产,还望公公笑收。"

待赵德安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去后,江彬的脸色骤然阴沉。他快步走回书房,从暗格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三边总制杨一清的亲笔,信中暗示朝中正在清查边将贪墨军饷之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墙上的《九边图》。自从三年前在应州之战中救过御驾,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边关杀敌千万,不如在皇帝心中留下片刻印象。

十日后,圣驾至。与以往不同,这次正德皇帝竟是轻车简从,只带着百余名锦衣卫便装而来。江彬在总兵府门前跪迎时,看见天子翻身下马的矫健身姿,以及那双在塞外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眼睛。

"江彬,带朕去看真正的边塞!"皇帝甚至来不及更换征尘仆仆的戎装,便拽着他的胳膊往马厩走去。

在随后三天里,江彬见识到了什么叫"天纵英明"与"玩物丧志"的奇妙结合。皇帝能准确说出宣府镇每个关隘的守军人数,却也会为了一只海东青追出三十里地;能与他讨论《孙子兵法》直到深夜,次日却又沉迷于蒙古摔跤不肯理政。

第四天拂晓,变故突生。

"报——鞑靼骑兵两千,突袭张家口堡!"探马浑身是血地跌进总兵府。

江彬尚未开口,正德皇帝已拍案而起:"取朕的铠甲来!"

"陛下不可!"江彬跪地劝阻,"鞑靼人来去如风,陛下万金之躯..."

"朕在京城听够了这些话!"年轻的皇帝眼中燃烧着江彬从未见过的火焰,"要么让朕亲临战阵,要么你现在就解甲归田!"

塞外的黎明格外寒冷。江彬精心布置的防线在鞑靼骑兵冲击下渐渐不支,眼看就要被突破左翼。这时,一支两百人的明军骑兵突然从侧翼杀出,为首的银甲将军弯弓搭箭,连续射落三名鞑靼头目。

"是皇上!"明军阵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江彬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身影,终于明白为何这个看似荒唐的皇帝,能让杨廷和那样的老臣始终忠心耿耿。

战事在正午时分结束。鞑靼人丢下三百多具尸体溃退,明军大获全胜。

"江卿可知朕为何非要亲征?"夜晚的庆功宴上,皇帝屏退左右,独自与江彬登上了城墙。

"陛下神武..."

"因为只有在这里,朕才觉得活着。"皇帝打断他,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在紫禁城,朕是困在龙椅上的傀儡。奏章经过司礼监,政事经由内阁,连后宫都有太后看着。"他突然转身,目光如炬,"江彬,你愿意做朕的刀吗?"

一个月后,江彬升任五军都督府右都督的旨意传到宣府。与他同时调任京师的,还有大同总兵张永、辽东副总兵许泰等七名边将。朝野哗然。

"这是要变天啊。"入京那日,江彬在驿馆听到两个小吏窃窃私语。他不动声色地抿了口茶,想起离任前夜与杨一清的密谈。

"边将入京,本朝罕有。"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叹息,"你可知自己正在走一条险路?"

"末将只知道,皇上需要一把快刀。"

"快刀易折。"杨一清目光如炬,"何况朝中已有传言,说你们这些边将...结党营私。"

江彬放下茶盏,看向镜中那个面带刀疤的将军。镜中人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边塞风沙磨砺出的残酷。

次日乾清宫召见,江彬才真正明白皇帝口中的"刀"意味着什么。

"这些,都是弹劾你们的奏章。"正德皇帝随手指着堆积如山的文书,"文官们说你们贪墨军饷、虚报战功、勾结宦官..."皇帝忽然笑起来,"但他们不知道,朕就是要用你们这把刀,斩断朝中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

江彬跪在地上,掌心渗出冷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卷入一场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殊死博弈。

边将得宠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江彬的府邸门前车水马龙,连武定侯郭勋这样的勋贵都亲自登门拜访。但在表面的风光下,暗流正在涌动。

某夜,钱宁突然到访。

"江将军可知大祸临头?"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开门见山,"杨廷和已经联络六科给事中,要联名弹劾边将误国。"

江彬默默煮茶,想起日间皇帝交代的密令:暗中调查京营腐败。他忽然明白了皇帝的深意——唯有让边将与文臣相争,天子才能稳坐钓鱼台。

"多谢钱大人提醒。"江彬奉上一杯热茶,"不过末将相信,皇上圣明烛照。"

送走钱宁后,江彬在庭院中独自舞剑。剑光如雪,映照出他坚毅的面容。既然已经踏上这条不归路,他就必须成为最锋利的那把刀——直到卷刃的那天。

隆冬的第一场雪落下时,江彬收到宣府旧部的密报:鞑靼五万大军压境。同时抵达的,还有皇帝要他即日前往宣府督战的手谕。

"朕给你全权。"皇帝在便条上写道,字迹潦草如故,"让那些书生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边关烽火!"

离京那日,文武百官在朝阳门外相送。江彬在人群中看到了杨廷和——那位须发皆白的内阁首辅对他微微颔首,目光中竟带着几分欣赏。

"有意思。"江彬在马上轻笑出声。他忽然想起《孙子兵法》中的话: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也许皇帝、文臣、边将,都在这盘大棋中扮演着不得不演的角色。

雪花落在他的肩甲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前方,通往边关的路在风雪中若隐若现。江彬催动战马,向着那片生他养他的烽火疆场疾驰而去。

他知道,这场权力游戏才刚刚开始。而边将得宠的背后,是大明王朝正在悄然改变的权力格局。

上一章 阳明平叛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巡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