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煤山悲歌

大明华章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昨夜的喊杀声、哭嚎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犬吠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胜利欢呼。大顺军已经完全控制了这座千年古都。

煤山之上,寒风萧瑟。崇祯皇帝朱由检与司礼监太监王承恩主仆二人,站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相对无言。

崇祯已经脱去了象征皇权的龙袍,只着一身素白中衣。他望着山下紫禁城的轮廓,那双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眸,此刻只剩下无尽的苍凉。

"陛下..."王承恩声音哽咽,老泪纵横。

"不必再称朕为陛下了。"崇祯轻轻摇头,从怀中取出一方白绫,"大明...亡了。"

王承恩跪倒在地:"老奴愿随陛下同去!"

崇祯扶起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太监,喟然长叹:"朕登基十七年,无一日敢懈怠。每日批阅奏章至三更,五更即起。减膳撤乐,节衣缩食,为何...为何还是保不住这祖宗基业?"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像是在问天,又像是在问自己。

王承恩泣不成声:"陛下勤政爱民,皆是那些误国之臣..."

"误国之臣?"崇祯苦笑,"或许吧。但朕又何尝没有过错?猜忌多疑,用人不专,急功近利...若朕能如仁宗、宣宗般宽厚,若朕能如孝宗般明察..."

他没有说下去,而是将白绫抛过槐树枝干。那方白绫在晨风中轻轻飘荡,像是一面为大明王朝送终的旌旗。

"陛下可还记得,"王承恩忽然说道,"天启七年八月,您初登基时的情景?"

崇祯的眼神恍惚了一下。怎么会不记得?那时他刚刚继位,铲除魏忠贤,清洗阉党,朝野上下无不称颂。那时的大明虽然内忧外患,但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那时朕曾立誓,要做一个明君,要中兴大明..."崇祯的声音低沉下去,"可是..."

可是十七年来,他越是想力挽狂澜,局势就越是恶化。剿匪则匪愈剿愈多,抗清则清军愈战愈强。那些他寄予厚望的督师、尚书,不是战死沙场,就是投降变节。

"陛下已经尽力了。"王承恩劝慰道。

崇祯摇头:"不,是朕错了。朕不该催战,不该猜忌,不该...不该杀了袁崇焕。"

提到这个名字,两人都沉默了。那个曾经让清军闻风丧胆的统帅,最终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若是袁崇焕还在,辽东或许不会..."崇祯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这时,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对他而言,这将是生命的最后时刻。

崇祯整理衣冠,将发髻打散,以发覆面。这是他对自己的惩罚——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王伴伴,你...真的决定随朕而去?"崇祯最后一次问道。

王承恩坚定地点头:"老奴侍奉陛下二十载,生死相随。"

崇祯长叹一声,不再劝说。他最后望了一眼紫禁城,那个他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然后毅然将头伸入白绫结成的环中。

几乎在同一时刻,王承恩也在旁边的树上自缢殉主。

晨风吹过煤山,吹动了崇祯素白的衣袂,也吹动了他怀中露出的一角诏书。那上面墨迹未干的字句,将成为这个王朝最后的绝唱: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当大顺军的士兵发现这两具遗体时,已是日上三竿。李自成得知消息后,亲自前来查看。看着崇祯苍白而平静的面容,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久久不语。

"以帝王礼安葬。"李自成最终下令。

然而,这位大顺皇帝或许不会想到,仅仅四十多天后,他就将步崇祯的后尘,仓皇逃离北京。而取代他们双方的,将是来自关外的清军。

历史的讽刺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残酷:崇祯至死都在为百姓请命,而他死后不久,这片土地就将迎来更加惨烈的动荡。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桩桩惨剧即将上演。

但此刻,在崇祯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起了什么?

或许是想起了他的祖父万历皇帝,那个在位四十八年却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想起了他的哥哥天启皇帝,那个酷爱木工胜过朝政的皇帝;想起了他的父亲泰昌皇帝,那个登基一个月就暴毙的皇帝...

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兴衰荣辱,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陛下!陛下!"

恍惚中,崇祯仿佛听到了臣子们的呼唤。他努力睁大眼睛,看到的却是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那些被他冤杀或战死沙场的忠臣。

"朕...对不起你们..."这是他最后的意识。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明王朝第十六位皇帝,就这样在煤山的一棵老槐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三十三岁。他的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而在南京,新的希望正在孕育。史可法等忠臣已经得知北京陷落的消息,正在紧急商议拥立新君,延续明祚。南明政权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煤山的悲歌,只是一个开始。更加波澜壮阔、更加血雨腥风的历史篇章,正在缓缓展开。但无论如何,崇祯皇帝以发覆面、自缢殉国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记忆之中。

正如后来一位诗人所写:

"煤山古槐泣风雨,帝王末路可堪怜。

十七年来终误国,一缕白绫送残年。"

这悲歌,不仅属于崇祯,也属于那个逝去的时代。

上一章 甲申国变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