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梆子响过,常熙堂内一片寂静。
方淳意褪下宫装,只着素白中衣,墨发披肩。
白日里的天真烂漫尽数敛去,此刻她眉眼沉静,在烛光下摊开一张宣纸。
她执笔蘸墨,字迹仍是小姑娘的软趴趴,纸上呈现的却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宫闱关系图。
中央是“碎玉轩”,伸出两条粗线连向“莞姐姐”与“惠姐姐”。
四周环绕着“翊坤宫-华妃”、“景仁宫-皇后”等重重圈层,其间密布虚实线网。
她冷静复盘近日所得:
甄嬛新得的蜀锦风筝,是江南织造的稀罕物;沈眉庄提及翊坤宫用度奢靡,日耗百两熏香;浣碧说甄夫人不日将入宫探视……
这些琐碎闲谈,在她脑中与前世的血腥记忆交织碰撞。
蜀锦风筝、母亲入宫——这是甄嬛即将“病愈”复宠的信号。
而华妃的奢靡焦虑,正预示风暴将至。
那盒外饰精美、内藏剧毒的“牡丹酥”,恐怕已在路上。
前世它险些将甄嬛打入万劫不复之境。这一世,她绝不容悲剧重演。
“云珠。”她低声唤道。
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边:“小主。”
方淳意目光仍锁在图上朱笔勾勒的“翊坤宫”上,语气平静:“明日去内务府点心房走走,找相熟管事喝茶打点,问问最近可有什么新样式的酥糖点心,就说我嘴馋想瞧个新鲜。”
云珠垂首:“是。”
身影隐去后,室内重归寂静。
方淳意吹熄烛火,月光浸透窗纸。
她眷恋白日在碎玉轩偷得的温暖,也因此更坚定——这场暗战,她不仅要雪恨,更要守住眼前微光。
正如方淳意所料,甄嬛凭借一曲《杏花天影》重获圣心,碎玉轩一夜之间门庭若市。
这日方淳意提着食盒刚到门口,就听见里头一片惊叹。
流朱的声音格外雀跃:“这可是顶好的蜀锦!还有这支明珠簪,比皇后那支还亮呢!”
她笑着迈进殿门,只见满地绫罗,满桌珠宝。
甄嬛与沈眉庄坐在一旁含笑看着,而站在赏赐品旁的竟是华妃的心腹颂芝。
“淳儿妹妹来了!”
颂芝堆着笑迎上来,“莞贵人好福气,皇上挂念,姐妹们也惦记。”
方淳意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甜甜一笑:“颂芝姑姑安好。”
她走到甄嬛身边,目光扫过华美赏赐,最终定在了一个紫檀木食盒上——缠枝牡丹纹,正是前世盛毒的点心盒!
颂芝顺势打开盒盖,甜腻花香扑面而来。
八枚牡丹酥玲珑剔透,金箔为蕊,宛若真花。
“这是娘娘宫里新来的江南师傅特制的‘牡丹酥’,加了西域玉屑粉,最是养颜。娘娘自己还没尝,听说贵人胃口不佳,特地让奴婢送来。”
甄嬛浅笑:“有劳娘娘费心。”
颂芝行礼告退,殿内顿时轻松不少。
流朱凑近闻了闻:“香得都不像点心了!”
沈眉庄也点头:“做工确实精巧。”
甄嬛转头想问方淳意见解,却见她脸色煞白,死死盯着那盒点心,连嘴唇都在发抖。
“淳儿?哪里不舒服?”甄嬛忙问。
沈眉庄也放下酥饼:“妹妹脸色怎这么差?”
方淳意猛地回神,眼看流朱已拈起一块酥饼,恐慌骤涌心头。
她突然捂住肚子蹲下身,额角沁出冷汗:
“姐姐……这酥饼的味道……闻得我头晕想吐……”
众人皆惊。她抬起泛红的眼圈,声音发颤:
“我小时候……家里厨子做牡丹酥,我贪吃撑坏肚子,又吐又烧躺了三天……自那以后一闻这味儿就难受……”
她怯生生拉住甄嬛衣袖:“姐姐别吃好不好?我看着怕……”
甄嬛连忙搂住她:“傻丫头,早说呀。”转头吩咐浣碧,“快把点心撤下去。”
流朱赶紧放下酥饼拍她的背:“不怕不怕,咱们不吃了。”
方淳意把脸埋在甄嬛怀里,指尖冰凉。
第一步成了——点心离了桌,但危机未除。
她得让这盒酥“意外”毁掉,且绝不能经碎玉轩之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