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重生后我拥有了无限返还金币
本书标签: 脑洞 

第三十一章 千亿豪掷,为母筑就“时光堡垒”

重生后我拥有了无限返还金币

林辰陪母亲沈秀兰逛上海老巷早市时,正是暮春清晨,巷口的梧桐树飘着细碎的絮,空气里裹着油条的焦香、豆腐脑的咸鲜,还有老面馒头刚揭笼的热气。沈秀兰的目光突然被巷尾那家“张记桂花糕”的木招牌勾住——褪色的红漆字里嵌着几十年的时光,玻璃柜里的桂花糕叠得齐整,米白的糕体裹着金红的糖桂花,像极了她二十岁时攥着几分钱排队买的模样。

“年轻时总来这儿买,”她放缓脚步,指尖轻轻点了点玻璃,声音里裹着点怅然,“那时候刚上班,发了工资就来买两块,咬一口满嘴都是桂花甜。现在不行喽,牙口松了,这糕看着就硬,吃着费劲。”说着,她还下意识抿了抿嘴角,像是在回味当年的味道,又像是在叹岁月留痕。

林辰没接话,指尖已经按亮了手机,直接拨通辰星生物科技CEO周明宇的号码,电话刚通,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立刻启动‘颐年舌尖计划’,优先攻克软质营养糕点配方——核心需求是适配老年人松动牙床,入口即化但不粘牙,必须保留传统桂花糕的原香,不能用工业甜味剂。原材料我只要有机认证的太湖糯米、杭州金桂,生产线按制药级GMP标准搭建,三天后我要看到初代样品,研发经费批五千万,不够再补。”

挂了电话,他才转头看向母亲,伸手轻轻擦去她嘴角沾到的一点糖霜——是刚才路过糖画摊时,摊主热情递来的试吃,母亲没忍住尝了一小口。“妈,下周这个时候,您就能吃上不费牙的桂花糕了。”林辰笑着晃了晃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给财务部门的拨款审批页面,“不光是桂花糕,您以后念着的任何老味道,儿子都能给您‘复刻’出来,比当年的还好吃、还健康。”

沈秀兰嗔怪地拍了下他的手背,指尖却带着温软的笑意:“你这孩子,多大点事就兴师动众,五千万就为块桂花糕,不是乱花钱是什么?”可话里没半点真生气的意思,她看着林辰眼底的认真,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攥着攒了半个月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她买过一块快化了的奶糖——当年那个连五块钱都要省的小不点,如今竟能把她随口一提的遗憾,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没等“颐年舌尖计划”的样品送上门,林辰已经订好了飞往瑞士的私人机票。沈秀兰坐在机舱里,看着窗外云层翻滚,还在念叨:“不是说去苏州看园林吗?怎么飞到国外来了?”林辰笑着帮她掖了掖毛毯:“园林随时能看,先带您去个更适合春天的地方。”

飞机降落在苏黎世,专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车窗外的风景渐渐从绿野变成皑皑雪山,一栋被云杉林环抱的米白色建筑缓缓映入眼帘——尖顶钟楼挂着黄铜铃铛,庭院里的喷泉冒着热气,空气中飘着松针和温泉的清香。“这是……”沈秀兰探头望着那栋气派的建筑,隐约认出门口石碑上的拉丁文,是欧洲赫赫有名的“时光疗养院”,她在财经杂志上见过,传闻这里的单人套房住一晚就要八万欧元,是全球富豪趋之若鹜的健康圣地。

“这是咱们接下来三个月的住处。”林辰停下车,拉着母亲的手往里走,“我把主楼全包了,以后每年春天都来住,这里的空气和温泉,对您的关节好。”

沈秀兰刚迈进门,就被迎面走来的一群人惊住了——为首的是穿着白大褂的老医生,胸前别着哈佛医学院的徽章,身后跟着营养师、康复师,连推着行李车的护工,都操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沈阿姨好,我是负责照顾您日常的小李,您要是想吃泡饭、腌笃鲜,随时跟我说,厨房备着新鲜的春笋呢。”

原来林辰早早就做了安排:从全球顶尖医院挖来三十位专家,组成专属医疗团队,每天为沈秀兰做体征监测;嫌疗养院原有的温泉含硫量偏高,直接斥资两亿欧元,从阿尔卑斯山海拔两千米的天然泉眼铺设管道,把泉水直接引到主楼的私人温泉池;连庭院里的花,都是他让人从国内空运来的白玉兰,此刻正开得满树芬芳,风一吹,花瓣落在温泉池的水面上,像撒了层碎玉。

沈秀兰泡在温泉池里,看着窗外飘来的雪花落在玉兰花瓣上,突然叹了口气:“要是你王阿姨在就好了,她最念叨这种能看雪的温泉了。”

林辰闻言,拿起手机拨通陈子墨的电话,只说了一句:“订最快的私人飞机,接王阿姨和你一起来瑞士,机票、住处我都安排好了,半小时后司机去接她们。”

沈秀兰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就听到庭院里传来王桂英的大嗓门:“秀兰!辰子这孩子真把我接来了?这地方跟皇宫似的!”转头一看,王桂英穿着林辰提前备好的羊绒外套,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桶,“我猜你想喝家乡的菜粥,特意让家里保姆熬了带来的!”

两个老姐妹凑在温泉池边,一个说雪好看,一个说粥暖心,笑声裹着热气飘出很远。沈秀兰看着林辰站在不远处,正帮陈子墨安置行李,忍不住笑着摇头:“这孩子,还是老样子,一点都等不得。”

可林辰的心思,远不止让母亲享一时之乐。他从沈秀兰偶尔的念叨里得知,她总想起小时候住的石库门老院子——院角有棵歪脖子枣树,夏天能遮半院荫,街坊们傍晚坐在枣树下纳凉,张家送碗绿豆汤,李家递块西瓜,日子热热闹闹的。

没过多久,沈秀兰就收到了林辰递来的一张照片:上海郊区的一片空地上,一座复刻的石库门院子正在搭建,连墙砖的纹路、门窗的雕花,都和她记忆里的一模一样。“辰子,你这是……”

“妈,我在给您建个‘老时光庄园’。”林辰指着照片里的枣树,“那棵歪脖子枣树,我让人从老巷子里移植过来了,现在已经活了,秋天就能结枣。”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把当年老巷子里的街坊们都接来了,张奶奶、李叔叔他们,以后都住庄园里,免房租,管三餐,您想聊天随时能找着人。”

庄园开园那天,沈秀兰一进门就红了眼:歪脖子枣树上挂着红灯笼,树下摆着几张竹椅,张奶奶正坐在椅上摇着蒲扇,见她来了,笑着递过一碗绿豆汤:“秀兰啊,这汤跟当年一个味!”李叔叔则举着刚摘的枣:“辰子这孩子有心,知道你爱吃脆枣,特意让人给枣树施了肥!”

沈秀兰拉着林辰的手,指尖微微发颤,眼眶里的泪却笑着落了下来:“辰子,你把妈年轻时的日子,真的都搬回来了。”

林辰帮她擦去眼泪,顺势揽住她的肩,目光扫过满院的欢声笑语:“妈,您喜欢的,从来都不是多贵的东西,是这些热乎的人和日子。只要您开心,就算把整个老巷搬来,儿子也愿意。”

枣树下的风轻轻吹过,带着绿豆汤的清香和枣子的甜,沈秀兰靠在儿子肩上,突然觉得,这辈子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那些被岁月带走的旧时光,而是眼前这个,把她的每一句念叨都放在心上的孩子。

上一章 第三十章 暗藏温情的“事业暂停键” 重生后我拥有了无限返还金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老巷烟火聚,旧味满庭芳